第96章 三皇子担起重任(2 / 2)

萧承瑜很快算好,恭敬地将修正后的数字和简要说明标注在奏折旁:“殿下,按最新市价及损耗预估,此项预算需增调白银一万三千两。请殿下过目。”

萧承璟扫了一眼那清晰准确的修正,点了点头,提起朱笔,在奏折上批了一个“可”字。他放下笔,目光再次落在萧承瑜身上,不再是审视,而是带着一种深沉的托付。

“条陈总体可行,细节处需再打磨。”萧承璟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承瑜。”

萧承瑜立刻肃然:“臣弟在。”

“孤过段时间需要离京城,离京期间,监国之责,由你暂代。”

“离京?”萧承瑜猛地抬头,温润的眼眸中第一次露出了清晰无比的惊愕,甚至带着一丝慌乱,“殿下?您要去何处?这……监国之责重大,臣弟恐……”

“江南。”萧承璟打断他,吐出两个字,目光越过萧承瑜,仿佛穿透了厚重的宫墙,望向了烟雨迷蒙的远方,那眼神深处,是无人能懂的焦灼与决绝。“有非去不可之事。”他收回目光,重新落在萧承瑜震惊的脸上,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喙:“朝中诸事,孤会留下手谕,一应交由你处置。内阁诸老辅佐。遇不决之事,可八百里加急报孤。”他顿了顿,补充道,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孤,信你。”

萧承瑜彻底愣住了,脸上血色褪尽,嘴唇微张,似乎想说什么,却又一个字也吐不出来。手中的奏折“啪嗒”一声掉落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面上。监国?代太子殿下监国?这突如其来的、如山岳般沉重的责任,砸得他头晕目眩。他看着兄长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决绝和深藏的焦灼,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有被信任的震动,有面对巨任的惶恐,还有一丝隐隐的、连他自己都未曾深究的悸动。

值房内再次陷入沉寂。只有窗外呼啸而过的秋风,卷着枯叶拍打着窗棂,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命运急促的鼓点。

萧承瑜深吸了几口气,努力平复着狂跳的心脏和翻涌的思绪。他缓缓弯下腰,捡起地上的奏折,动作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他重新站直身体,迎向萧承璟深沉的目光,收敛了所有的惊惶,眼神渐渐变得沉静而坚定。他撩起亲王袍服的下摆,双膝跪地,对着书案后的储君,行了一个最庄重的大礼:

“臣弟……萧承瑜,谨遵太子殿下令谕!定当……竭尽所能,不负所托!”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破茧而出的力量感,在这充斥着权力与离别气息的值房中,沉沉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