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狼头改旗(2 / 2)

周益接过羊皮卷,看见阔里吉思的手书:“火者,可焚船,亦可烤鱼;铳者,可弑人,亦可量海。” 他指着卷末空白处:“让你们的渔火照亮的,不该是敌人的战船,而是鱼群的航路。” 随后赠予对方一套 “火铳测深仪”—— 枪管内的甜火结晶能根据水压变化发光,刻度正是当年火甲藤兵的冲锋步数。

现代线的南海某渔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正在为 “火铳渔网” 申遗。非遗传承人展示着祖传的渔网支架,膛线结构在显微镜下清晰可见,其螺旋角度与现代深海捕捞网的仿生设计完全一致。“老辈人说,” 传承人摸着枪管上的 “渔” 字,“这膛线是跟八百年前的火铳学的,专让鱼群顺着老路回家。”

德黑兰的考古学家发来消息,在波斯湾海底发现的 13 世纪沉船中,捞出了刻有 “渔火” 铭文的火铳枪管,膛线内残留的鱼鳞化石,证实了琼州渔法曾随波斯商队远渡重洋。苏月看着文物照片,发现枪管上的三角梅纹路,竟与现代海洋牧场的生态标识惊人相似。

甜火渔村的黄昏,铁木真将鱼火旗升上桅杆,狼眼处的甜火结晶与晶灯的光束遥相辉映。阔阔真在《火器止戈录》新增章节:“狼头改旗之日,乃海耕新生之时”,字迹旁画着狼头与火铳共衔鱼群的图腾。阿椰将驱鲨哨的甜火频率刻在珊瑚石碑上,浪涛拍打着碑面,将跨民族的海洋公约,刻进了南海的礁石。

周益站在岸边,看着火铳渔网在潮水中起伏,枪管倒影里,狼头旗的残影与鱼火旗的新貌重叠成同一个轮廓。他知道,当敌人的旗帜开始绣上共生的图腾,当曾经的战靴踏入耕海的浅滩,文明的转化便完成了最艰难的一步 —— 不是消灭敌人,而是让敌人在技术的温柔改造中,成为共饮一海的家人。

现代实验室的水槽里,仿生火铳渔网正在测试,螺旋膛线引导的鱼群轨迹在屏幕上闪烁,与 1287 年铁木真记录的潮汐表分毫不差。苏月望着这跨越时空的渔业智慧,忽然明白:真正的和平,从不是摧毁敌人的旗帜,而是让每面旗帜都找到新的图腾 —— 就像狼头旗上的三角梅,在血与火的土壤里,终将绽放出超越仇恨的共生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