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甜火丝路(2 / 2)

“贵方的火铳,” 国王望向港口正在卸货的 “火铳形” 风车,叶片转动时会发出类似占城佛钟的嗡鸣,“在我们的传说中,只有神佛的法器能让火焰生出稻米,而你们让凡人的铁器做到了。” 他解下腰间的蛇形弯刀,刀鞘上的红宝石正好嵌入火铳图谱的星位,“愿这把刀的铁,能成为贵方甜火丝路的第一粒铺路石。”

七天后,占城的稻田里竖起了第一排火铳形的界碑,碑顶的甜火结晶在雨夜发出微光,为晚归的农人指引方向。阿椰在占城的椰林里建立临时医庐,黎锦帘幕上的火铳纹被占城绣娘改成了守护孩童的神像,枪管化作神像手中的稻穗,扳机处抱着的不再是火药,而是襁褓中的婴儿。

当船队离开时,占城少年们举着用废刀改的火铳形拨浪鼓追着浪花奔跑,鼓身刻着占城文的 “火生”—— 那是他们新学的琼州词汇。雷生站在船尾,看着占城海岸的火光渐变成点点甜火灯,与琼州的星火塔遥相呼应,忽然想起苏月实验室的地球仪 —— 当年她未能踏足的东南亚,此刻正通过火铳与黎锦,完成着文明的温柔叩击。

波斯商队的快船追上船队,带来了阿拉伯半岛的消息:巴士拉的工匠们已学会用甜火结晶净化幼发拉底河的盐碱水,美索不达米亚的泥板上,开始出现火铳形的灌溉渠图案。周益摸着船舷的火铳纹,发现咸涩的海风已在金属表面吹出细密的孔洞,却正好让攀附的藤蔓幼苗扎根 —— 这或许就是文明远征的真谛:不是留下征服的印记,而是播撒共生的种子,让每片土地都能在技术的馈赠中,生长出属于自己的温柔。

占城的雨季里,第一株用甜火催芽法培育的占城稻抽出了穗子,稻穗根部缠着从琼州带来的黎锦碎布,上面的火铳纹在风雨中若隐若现。阿椰的医庐外,康复的孩子们用炭笔在墙壁画满火铳形的图腾,枪管里盛开的不再是琼州的三角梅,而是占城的睡莲 —— 当文明跨越山海,技术便有了新的名字:它不再是某片土地的独有,而是所有生民共同的襁褓,让每个接过它的人,都能在自己的土壤里,种出超越仇恨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