兮听同样微微颔首,目光中满是赞许,对海宝儿道:“三弟此计甚妙,就依你所言施行。”
冼族长眼中闪过一抹转瞬即逝的锐利光芒,旋即拱手作揖,言辞间满含深意:“海逸王此策,乍看之下,公允无偏、公正不阿。然世事难测,若各郡郡守与封地领主暗中勾结、蓄意偏袒,其中部分家族乃至我等十大家族,恐将永无崭露头角、一展宏图之契机。再者,三年一轮的举荐周期,且仅录用三名,周期未免过长,录用名额亦着实过少,于国家广纳贤才而言,恐非最佳之策。”
海宝儿神色泰然,唇角噙着一抹笃定的微笑,似对冼族长的此番质疑早有预料,从容不迫地回应道:“冼族长无须忧心。若有确凿证据证明举荐者心怀不轨,存徇私舞弊之实,故意推举庸碌无能之辈,一经查实,举荐者若是朝廷命官,即刻革除官职;若是封地领主,则大幅削减其封地。而被举荐者,将终身被禁参与此类考核。”
这般雷霆手段,无论是郡守、领主,还是十大家族,在举荐之时,必然慎之又慎,不敢有丝毫懈怠。
稍作停顿,海宝儿目光扫视全场,续道:“至于举荐周期与录用名额,这等关乎国之根本、各方利益的关键事宜,不若由王族与十大家族共同投票决议。如此集思广益、民主决策,既能充分考量各方诉求,又能确保最终决策契合国家长远发展之需,冼族长及诸位意下如何?”
冼族长又率先打破沉默,目光扫过身旁的九位族长,缓缓说道:“依我等十大家族之见,为了国家能够更高效地选拔贤才,建议将举荐周期改为一年一次、录用名额改为十名最为合适。如此一来,能给更多有才之士提供机会,也能让国家的人才储备更加充盈。”
其他几位族长纷纷点头,对冼族长的提议表示赞同。
笪家族长却微微皱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且慢,在投票之前,我们是不是应该先明确一下各方的票权数量?毕竟这关乎最终的决策结果,不可草率。”
众人的目光又瞬间聚焦在笪家族长身上,这个问题确实至关重要。
冼族长微微颔首,沉声道:“十大家族,每族族长自然各有一票,三公阁老共用一票,这毋庸置疑。至于王族,王姑、族老以及王世子殿下,各有一票,这也是合理的。”说着,他的目光有意无意地扫向了海宝儿。
海宝儿神色平静,似乎一切都与他无关,静静地站在一旁。
而此时,乙弗家族长却突然开口道:“等等,海逸王并非国主嫡子,他为何拥有投票权?这于理不合吧。”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泛起一阵小小的波澜,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海宝儿。
海宝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不慌不忙地向前迈出一步,拱手道:“诸位族长所言在理。按常理而言,我确实不该拥有投票权。”他的声音沉稳而淡定,没有丝毫的慌乱。
就在众人以为海宝儿会就此放弃投票权时,太尉萧崇山却站了出来,抚须说道:“依老臣之见,海逸王虽非嫡子,但他聪慧过人,且此次提出的‘国贤遴选阁’之策,对国家裨益巨大。再者,国主因病无法亲临朝堂,海逸王不妨代国主投票。如此一来,既能体现王族的意志,也能让投票更加公正合理。”
这话一出,不少大臣纷纷点头表示支持,“依理国主拥有票权,而且还是三票!”
一阵窃窃私语后,众臣齐刷刷地躬身回应:“臣等附议!”
冼家族长等人的脸色却骤然一变,他们原本以为可以通过限制海宝儿的投票权,在票数上占据绝对优势,没想到此举反而让王族赢得了更多的票权。因为国主原本拥有三票,若海宝儿代投,王族便拥有了六票,与十大家族的十票相比,差距瞬间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