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开学那天,孩子们穿着破旧的衣服,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早早地来到学堂。
陶巧儿站在学堂前,看着这些纯真的脸庞,心中满是温暖。她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书籍和学习用品,还时常亲自授课,教他们识字、算术、礼仪。
在她的教导下,孩子们逐渐变得开朗自信,对知识充满了渴望。
除了交通和教育,陶巧儿还发现山区的山民们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草药、山货等,但由于缺乏销售渠道,这些资源难以转化为财富,山民们依旧生活贫困。
陶巧儿运用自己在京城积累的人脉,联系了一些商人,向他们介绍山区的特产,鼓励他们前来收购。
为了让山货更具市场竞争力,陶巧儿还指导山民们对山货进行简单的加工和包装。
在她的努力下,一批又一批的山货被运出山外,山民们的生活逐渐有了起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南山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贫困落后的村庄,如今道路畅通,学堂里书声琅琅,山民们的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陶巧儿的名字在这片土地上被人们传颂,成为了希望与温暖的象征。但她深知,自己所做的不过是杯水车薪,世间还有更多的苦难等待着她去化解。
当她离开西南山区时,心中已然开始谋划下一次的善举,准备奔赴下一个需要她的地方 。
她没想到来到这个世界,她痴迷上了做功德,本来让小白准备的那些药丸看样子也用不上了。
她心里明白,明明陶巧儿本人已经自愿献祭灵魂之力,它还是让她过来世界做任务,还给了她使用灵力的特权。
她想,它一定也是在引导她,想让她在这些过程中来感悟一些什么吧?
陶巧儿从西南山区返回京城,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在传颂她的功绩,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然而,她的内心却始终无法平静,那些山区百姓质朴的面容和充满期待的眼神,时刻萦绕在她的心头。
一日,陶巧儿在府中整理着从各地带回的资料,试图从中找到解决更多民生问题的办法。
这时,曹明川匆匆走进书房,手中拿着一封加急信件,神色凝重地说道:“小姐,这是来自北方草原的信,说是那里遭遇了罕见的雪灾,牲畜大量死亡,牧民们饥寒交迫,情况危急。”
陶巧儿闻言,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她深知雪灾对于逐水草而居的牧民来说,是何等沉重的打击。
没有丝毫犹豫,陶巧儿立即进宫面见雍正。此时的养心殿内,气氛略显沉闷。
雍正坐在龙椅上,看着陶巧儿焦急的模样,心中既担忧又无奈。“北方雪灾严重,路途遥远且环境恶劣,你此去务必小心谨慎。朕会调派粮草和物资,全力支持你的赈灾行动。”
雍正的话语中满是关切。陶巧儿行礼谢恩,眼神坚定地说道:“皇上放心,民女定当全力以赴,救助受灾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