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发现当地治安混乱,强盗横行,百姓们苦不堪言。稍有不慎,辛苦积攒的一点粮食和财物就会被强盗洗劫一空。
于是,她与当地官府合作,积极组建护卫队。她亲自挑选身强力壮、正直勇敢的青年,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传授他们格斗技巧和巡逻要点。
在她的带领下,护卫队加强了巡逻力度,对强盗进行了严厉的打击。渐渐地,当地的治安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百姓们终于能够安心生活。
数月后,当陶巧儿回到京城时,受到了百姓们的夹道欢迎。街道两旁站满了人,他们欢呼着陶巧儿的名字,手中挥舞着鲜花和锦旗,表达着对她的感激与敬仰。
然而,陶巧儿依旧神色淡然,没有丝毫的骄傲与自满。
她的心中又开始谋划下一次的善举,她深知,世间苦难无数,只要自己还有能力,就绝不会停下脚步,她要用自己的力量,为更多的人带来希望与光明 。
陶巧儿想:她做这些已经不单单是为了想赚功德了。
陶巧儿回京城后,因她在西北的善举,声名愈发远扬,不少偏远之地的百姓也听闻她的事迹,纷纷寄来信件,诉说各自家乡的困境。
其中一封来自西南山区的信件引起了她的注意。信中提到,那里地势崎岖,交通极为不便,导致山民们的生活物资匮乏,孩子们更是难以接受教育。
陶巧儿向雍正请旨前往西南,雍正虽满心担忧,但看着她眼中的坚定,终是应允,还调拨了一批物资随行。
抵达西南山区后,映入眼帘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山路蜿蜒曲折,狭窄且陡峭,稍有不慎便可能跌入万丈深渊。
山民们居住分散,房屋简陋,用树皮和茅草搭建而成,在风雨中摇摇欲坠。
陶巧儿首先着手改善交通。她施展灵力,开山辟路,巨大的山石在她的灵力操控下缓缓移动,原本崎岖难行的山路逐渐变得宽阔平坦。
但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山中常有恶劣天气,暴雨倾盆而下,使得刚开辟的道路泥泞不堪,甚至部分路段出现坍塌。
而且,山中的瘴气也给施工带来了极大困扰,不少山民和随行人员因吸入瘴气而生病。
陶巧儿一边运用灵力驱散瘴气,一边亲自为患病之人诊治,调配草药,鼓励大家坚持下去。
道路修通后,陶巧儿又开始关注孩子们的教育问题。
她在村子里最大的一块空地上,用带来的木材和砖石,建造了一所简易的学堂。
然而,招募老师却成了难题,当地山民大多目不识丁,外界的老师又因条件艰苦不愿前来。
陶巧儿没有放弃,她四处打听,终于在附近的小镇上找到了一位因战乱而流落至此的老学究。
她多次登门拜访,诚恳地邀请老学究出山。起初,老学究顾虑重重,担心自己年事已高,难以适应山区生活。
陶巧儿耐心劝说:“先生,这里的孩子太需要知识了,只有您能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他们的未来就掌握在您手中。”
最终,老学究被她的诚意打动,答应前来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