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自齐趁机将拨款单塞进工程院财务官手中,单据背面的「工」字水印与财务官腰间的算筹挂件共振,发出只有铁锚堂匠人能听见的高频蜂鸣。这是给星洲的信号:北洋的算理工程院,已成铁锚堂的「第二粮仓」。
仪式结束时,周自齐路过工匠休息区,听见年轻匠人哼唱《算理歌》。他摸出怀表,表盖内侧的「工」字徽记与匠人的算筹刻痕遥相呼应。远处,蒸汽鲸骨形状的礼炮喷出抗磁砂彩烟,在天空画出北斗七星——那是周玳从哈佛发来的算理坐标。
「周总长!」段祺瑞的副官追上前来,递来一本《匠人手册》,「大帅请您斧正。」
周自齐翻开扉页,第一页「效忠北洋」四字下,用抗磁砂写着「算理不可亡」——正是袁世凯遗诏的笔迹。他合上手册,算筹「理」字在封皮压出「民」字凹痕,与牌匾上的烟雾投影首尾呼应。
天安门城楼的蒸汽钟敲出《将军令》变调,周自齐望向南方,想象着星洲码头的椰炭船正满载抗磁竹炭北上。算理工程院的牌匾在夕阳下闪烁,那道翡翠裂痕里,南洋椰炭与北京抗磁砂正在悄悄共振,编织着比北洋更古老、更坚韧的文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