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总统,让我带教导团去皖北!」黄兴的拳头砸在操作台上,震落的蚕茧碎屑滚入差分机齿轮,竟触发临时生物电池效应,让仪表盘蓝光骤亮——这意外发现曾被铁锚堂记载于《磁导野史》的「汗血激活术」。「就算用算筹敲碎磁导炮,也不能让他们踏进南京半步!」
孙中山摇头,从领口取出那枚素净无纹的竹筹——筹身采用「竹可折」密法,中空结构藏着《淮南子》记载的「磁石召铁」频率刻痕。「启动『江豚计划』,」他将竹筹插入差分机顶部的「天」位插槽,穹顶棱镜突然迸发出幽蓝光芒,与秦淮河画舫的「磁导隐身锦」形成共振——那些用苏州缂丝工艺织就的锦缎,表面「水波纹」织纹精准匹配太湖磁场,使画舫在北洋扫瞄中呈现「磁场透明」。「铁锚堂的匠人已在画舫悬挂蝉蜕风铃,」他望向秦淮河方向,「36种蝉蜕的固有频率正在抵消磁导炮充能的低频振动。」
暮色漫进机房时,陈墨年完成了最后的校准。抗磁砂在沙盘上聚合成长江巨龙,龙身鳞片是无数刻着《蚕书》密纹的算筹,每道刻痕对应桑蚕吐丝的次振翅频率;龙目位置的秦淮河画舫下,三门蚕茧磁导炮正通过「声学迷彩」模拟秦淮水流声。他摸出怀表,女儿照片旁夹着的「磁晶茧」突然发出微光——那是蚕丝磁链与抗磁砂蛋白的固化结晶,可承受2000高斯磁场冲击。
「墨年,」孙中山递来一杯冷茶,杯中浮着的竹叶上凝着磁导蜂群的金色鳞粉,「你说北洋的磁导炮,能震碎我们用《天工开物》织就的防线吗?」
陈墨年望着穹顶光谱凝成的「工」字形状,举起「均」字筹——筹身焦痕在蒸汽中显形为《九章算术》勾股阵列,边缘缠绕的蚕丝正与他腕间的铁锚刺青产生生物电共振。「他们能震碎物理蚕茧,却震不碎七代匠人刻在竹节里的算理,」蒸汽钟敲了七下,远处画舫传来《皂罗袍》唱段,却混着算筹敲击的密频节奏,「当北洋的齿轮计算着杀戮效率,我们的算筹正在编织文明的共振频率。」
窗外,秦淮河的画舫歌声渐密,七省匠人用算筹敲击的《牡丹亭》曲谱,正通过水下声呐传递至蚕茧共鸣腔。陈墨年闭上眼睛,听见千万里外星洲华工的矿车敲击声与此刻的算筹节奏遥相呼应——那些浸过抗磁砂的蚕茧,终将在炮火中孵化出比钢铁更柔韧的文明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