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时,鹦鹉洲头江风凛冽。小李在江滩布置抗磁砂传感器,遇见抱着孩子的妇人。「这是铁锚堂的船吗?」她掀开襁褓,里面是丈夫临终前烧的抗磁砂砖,砖面隐约刻着「工」字:「他在汉阳兵工厂修磁导炮,洋人说他偷抗磁砂,活活打死了他。」
孩子啼哭中,妇人掏出半块算筹饼干:「吃了这口『算理粮』,以后不用吃洋人剩的麦麸。」饼干碎屑落进江水,被传感器吸收时泛起蓝光——这是铁锚堂匠人用竹碳粉调制的信号标记,与真实历史中起义军的「白带为号」形成技术呼应。
北洋巡逻队逼近时,妇人把孩子塞进小李怀里:「就说他娘是给铁锚堂缝算筹旗的。」她衣襟上的铁锚徽章闪着微光,那是用丈夫的断齿磨成,齿缝里还嵌着抗磁砂粉。
子时,总督府前人群攒动。瑞澂从密道逃出,眼前是数千匠人举着算筹、扳手、纺锤。卖茶汤的王婆子敲着茶罐:「您喝的茶用抗磁砂滤过,坐的轿夫鞋底都有铁锚堂纹!」织锦坊张大姐举起染血的织锦:「我女儿被匠籍黄册逼死,这是她用最后一口血织的算筹纹!」
数百孩童齐声背诵《匠人三字经》,声音里的抗磁砂微粒与蒸汽钟共振,震得总督府磁导玻璃迸裂。熊秉坤终于明白孙武说的「算理共鸣」——不是齿轮轰鸣,而是千万匠人用血肉之躯敲响的反抗之音。
远处传来工程营的枪声,熊秉坤摸出算筹,筹身「斩虏」二字与祖父留下的铜匠凿刀纹路重合。他不知道,此刻长江江底的抗磁砂矩阵正在启动,即将让北洋舰队的磁导炮全部失灵——就像真实历史中,武昌起义的枪声让清廷的统治根基开始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