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31章 李氏朝鲜(2 / 2)

清国的算理文明正如日中天:颐和园算理学院的「立体数据沙盘」能动态模拟朝鲜雪灾对清国粮价的影响,抗磁砂铸造的算筹链可实时传递东亚民生数据;铁锚堂改良的「数据抗磁纸」风靡南洋,朝鲜两班的造假账册只要靠近,就会显影出真实田亩数字,成了清国商队的必备神器;南洋算理公学的算歌传遍欧美,唯有朝鲜使节在伦敦算理大会上被嘲笑:「你们的算筹,还停留在嘉庆年间!」

汉城贞洞的金允植旧居里,其子金嘉镇对着父亲的《清国数据房日记》垂泪。书页间的槐花早已成灰,「治世以数据为镜」的字迹被蛀虫啃得支离破碎。窗外传来醉醺醺的童谣:「算筹不如酒筹深,数字难换美人心」——那是两班子弟教孩童唱的调子。「父亲当年说朝鲜能成数据强国,」他摸着磨平的「数据房玉牌」,牌面「汉学镜鉴」四字已辨不清,「如今连清国的抗磁砂纸,都被两班用来包打糕了。」

光绪十年冬至,清国「数据号」商船抵达仁川港,船舱里的「朝鲜数据急救箱」装着抗磁算筹、热力图涂料、便携式差分机,却被朝鲜官员以「有碍檀君风水」为由拒卸。船长掀开舱板,露出铁锚堂秘制的《朝鲜数据振兴草案》——这是根据嘉庆朝旧档重编的扫盲计划,却在汉城府衙被当作「清国邪术」烧了个干净。当浓烟升起时,釜山港的华人算生正在秘密传授《月光光》朝鲜语版算歌,灯笼上「算筹救国」的字迹被海风剥得只剩「救」字。

慈禧在颐和园翻开《嘉庆朝数据治国备忘录》,朱笔圈出「朝鲜八道数据共治」条目,对荣禄说:「哀家能复兴算理学院,却复兴不了朝鲜的民心。」荣禄望着殿外飘落的槐花,想起司宪府废弃的数据房,忽然明白——清国的算筹光链能照亮南洋,却照不进朝鲜两班的贪腐之心;抗磁砂纸能显影真相,却显不出一个王朝自甘蒙昧的决意。

暮色漫过鸭绿江时,朝鲜司宪府的旧数据房里,一只蟋蟀跳上生锈的算筹,翅膀振动的频率,恰好吻合清国算理学院新创的「民生波动算法」。可惜无人听见,这只小虫的鸣叫,竟是朝鲜数据文明最后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