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1章 乱世浮萍(1 / 2)

同治帝继位百日,紫禁城的鎏金瓦缝里还凝着咸丰朝的霜。储秀宫内,慈禧将琉璃算筹链在炭火上摆成皖北地形图,银签轻点刻有「太」字火德符号的珠子——那是桂祥从皖北战场带回的无纹算筹,内侧「硝石三钱」的刻痕与她《火药改良手札》中的推算分毫不差。

「楚勇算学营的《抗磁谱》说低温熔蜡,」她拨弄算珠,火星溅在札记新批注上,「可江忠源到死都不知道,他的抗磁砂早成了野火的引子。」

双喜低头避开炭火映在主子脸上的红光,指甲缝里的炭粉簌簌落在「第七次实验记录」页脚——那行字迹被反复涂改,边缘泛着暗红,像极了案头那盆经冬未谢的红梅。

安庆大营的帅帐里,曾国藩捏着半支铜皮竹芯算筹,断口处「正心」二字沾着皖北浮尸的淤泥。胡林翼旧部的化验呈文说,算筹内芯的白色膏体含鲸蜡、硝石与抗磁砂,正是楚军三个月前丢失的改良配方。

「陈玉成的火器比咱早三个月用上这配比,」他将算筹投入火盆,鲸蜡遇热渗出的腥气混着帐外雪粒,「桂祥的『算理刑讯队』说是剿匪,实则在替宫里搜罗野火的燃料。」

赵烈文瞥见帐角琉璃算珠泛着妖异红光,那是京中「赏品」,此刻映着曾国藩眼底的阴影——两人都知道,三年前《北京条约》禁了云雷纹刻纹,清廷与太平军却在无纹算筹上默契角力:前者刻「正」字官印维系体面,后者用触觉刻痕丈量军功。

南京残垣中,桂祥用斑竹算尺挑起皖北送来的木箱。箱底十二具算筹拓片整齐码放,每道无纹刻痕都拓着捻军「按功授田」的积分规则——上田七升、中田五升、下田三升。他轻抚腰间「忍」字算筹,空心处「硝硫配比」的刻痕是老陈用命换来的,如今成了他向姐姐邀功的筹码。

「传我的令,」算尺重重拍在《太平军算理残卷》上,卷首「干王洪仁玕」的印泥还未干透,「留长发的算筹匠人,都给我押去京师。就说——」他盯着算尺刃口「忍辱负重」四字,忽然笑出声,「就说他们私通外洋,要拿算具丈量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