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70章 先帝遗泽(1 / 2)

咸丰四年九月初十,在皖北广袤的大地上,有一条蜿蜒流淌的涡河。它宛如一条碧绿的玉带,穿越着田野和村庄,滋润着这片土地。而在涡河之上,有一个古老而繁忙的渡口,那便是皖北涡河渡口。

这个渡口历史悠久,见证了无数人的来来往往。它不仅是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更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河面上时,渡口便开始热闹起来。船只穿梭于河面,船夫们熟练地划动着船桨,将乘客们安全地送到对岸。

渡口的周围,是一片宁静的乡村景象。绿树成荫,稻田金黄,农舍错落有致。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这里的人们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他们依赖着涡河的水源,耕种着肥沃的土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皖北涡河渡口,是一个充满故事和回忆的地方。它承载着人们的梦想和希望,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沉淀。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它都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记忆。

捻军盟主张乐行看着石面上模糊的刻痕,想起从清军那缴获的《保甲算术简编》。身旁识字的小头目接过太平军的竹筹,辨认出上面的水纹符号和简编里画的涡河涨水标记一样。

捻军蓝旗旗主张宗禹蹲在沙丘后,用竹筹比着远处炊烟的影子估算敌营距离。他照着简编里的图示,看烟柱高度和影子长短,算出大概三百步远:“这破书比风水先生的罗盘还准,当年嘉庆爷的扫盲册子,如今成了咱们的行军地图。”

难民衣襟上的焦黑粉末不再被当作妖术。识字士卒翻开简编火器篇,念出白磷遇水会生成易燃气体,得用沙土盖灭。张乐行看着士卒用竹筹分沙土包,想起简编里按功劳分田地的制度,本是好政策,却被后来的皇帝说成是教人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