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25章 团练积分(2 / 2)

话音未落,探马急报:\"太平军先锋已过靳江!\"崇厚挥旗启动\"铁锚阵\",红黄蓝白令旗翻飞间,瞥见曾国藩腰间的竹算盘袋——袋面用汉族刺子绣技法绣着\"算珠报国\",与八旗的满绣风格迥异,却同样针脚密实。

巳时,靳江渡口。八旗兵列阵迎敌,胸前鹿骨算珠随呼吸轻晃。崇厚手持《方阵令旗图》,见镶白旗报来斩敌七十四名,遂用湘乡竹算盘分算:上二珠当五,下三珠当一,七颗大珠(三十五)加四颗小珠(四),恰为三十九,再以满制十珠汇总为七黄珠加四子珠——鹿骨珠的冷硬与竹算盘的温润相佐,竟无丝毫滞涩。

未时,混战中。正红旗士兵巴图鲁拨出三颗黄珠(三十军功)换救治权,指腹摩挲鹿骨珠面的冰裂纹——这是满族匠人特意保留的自然痕迹,称作\"骨魂纹\"。他忽然想起营中汉族老匠曾说,竹算盘的斑竹泪点也是\"天地刻痕\",与骨珠裂纹异曲同工。

申时,太平军后撤。崇厚用湘乡竹算盘汇总积分,鹿骨珠与竹珠的碰撞声竟如满汉战鼓合鸣。他摸着周明远的铁锚纹骨珠残片,对曾国藩道:\"明日起,八旗算具可兼用鹿骨与斑竹,让满汉匠人互学技艺。\"

曾国藩抚掌:\"甚好。湘乡竹匠能制骨珠穿孔工具,盛京匠人或可传竹器防冻之法。\"

酉时,辕门公示墙。数百面满汉合璧的算盘串成屏风,鹿骨珠的赭蓝白与竹珠的青褐相映成趣。巴图鲁的算盘上,三颗鹿骨大珠(当十五)加六颗竹制小珠(当六),清晰记着\"斩敌二十一\",鹿骨的冷冽与竹珠的温润在夕阳下浑然一体。

亥时,崇厚在中军帐用湘乡竹算盘核计战功,算珠碰撞声与帐外湘军匠人用竹制量尺调试抬枪的\"咔嗒\"声相应和。他望向长沙城头的龙凤旗,手中算盘的斑竹框架映着烛火,忽然明白:无论是长白山的鹿骨,还是湘南的斑竹,匠人手中的算具终究殊途同归——算珠上刻的不是满汉之分,而是天下匠人共有的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