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石达开亲率\"筹火营\"冲锋。王廷赞这才发现,太平军士兵胸前的藤牌边缘刻有细密的算筹刻度——那是用于快速估算火绳枪射程的简易标尺。他狠下心下令:\"向阵地前沿开炮!\"企图用炮火制造缓冲地带。然而硝烟未散,太平军匠人已通过算筹测算出炮火落点间隔,借着爆炸气浪冲进炮阵,用随身携带的铜尺撬断算学炮的仰角标尺。铸铁断裂声中,王廷赞听见一名太平军匠人高喊:\"筹在人在!\"声音与算学馆旧训惊人相似。
酉时,暮色浸染战场。王廷赞摸出最后一枚刻着\"甲字九号\"的算珠,用尽气力掷向太平军指挥旗。算珠划出弧线,击中石达开手中的《火炮仰角算经》。书页翻飞间,\"用筹量敌,以算致胜\"的批注赫然入目,双方匠人同时顿住——他们手中的算筹,本是丈量天下的工具,此刻却成了彼此攻伐的凭借。
戌时,王廷赞退至衡州城下,听着城外\"筹火南燎,匠人不死\"的呼声,忽然想起算学馆旧址的石墙上刻着的\"筹以济世\"四字。掌心的算筹刻着不知哪位匠人留下的校准公式,血迹已渗入纹路。他终于明白:算筹的真正力量,不在于朝堂权谋,而在于能否成为丈量民生的尺度。
这场持续整日的算火交锋,最终以清军退入城内暂告段落。泥沼中散落的算筹与炮管碎片,恰似王朝工业体系崩裂的缩影——算学馆的火种,正从被权贵垄断的密道,向民间匠人的掌心蔓延。而那些在火光中被反复摩挲的算筹刻度,终将在历史的算盘中,为这个新旧交织的时代,记下工匠智慧与权力博弈的永恒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