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北洋水师(2 / 2)

七日后的渤海湾实战演习,“挑战者号”突然转向挑衅。鄂勒哲图的令旗挥下,“聚源号”的蒸汽水准仪自动测算仰角,“神威蒸汽炮”的炮弹在英舰前方二十丈落水——这是故意留出的“警告距离”。史密斯透过望远镜,看见炮口的算珠纹准星,忽然发现清国炮手的装弹速度,竟与蒸汽活塞的往返频率完全同步。

“都统大人,”穆尔察·阿哈递上刚译完的《英国海军操典》,“他们的‘纳尔逊十字阵’靠信号旗指挥,”算珠在“阵型变换时间”栏跳动,“而我们的《北洋阵图》已将蒸汽动力参数编入算法,阵型切换快三成。”鄂勒哲图点头,目光落在“满汉工匠协同效率表”——当满族的骑射纪律遇上汉人的算学精密,竟在蒸汽战舰上织就新的经纬。

演习结束的汽笛声中,陈阿福摸着“云锡铜”管道的温热,忽然想起在汉阳铁厂的日子:“当年用算盘算矿税,如今用算盘算金属分子,”他对围过来的工匠们说,“老祖宗的《天工开物》里,早把五金之性写进算筹——红毛人的机械,不过是换了个算珠罢了。”

渤海的浪花拍打着“算珠纹”船锚,鄂勒哲图望着数据房透出的灯光,想起嘉庆帝的朱批:“水师之强,不在船坚炮利,在数据通神。”当“挑战者号”悻悻离去,北洋舰队的明轮继续搅动渤海湾的冰水,算珠与齿轮的和鸣,正将数据治世的经纬,从陆地的工坊,织向广阔的海洋。

这一晚,养心殿的数据房内,嘉庆帝盯着《北洋舰队数据日报》,“蒸汽管道故障率”的曲线正在下降,“满汉工匠协作度”的曲线却在上升。他忽然想起在热河见过的满族老猎人,他们用算珠记录猎物踪迹,如今这些算珠,正随着蒸汽战船的汽笛,驶向未知的海域——而数据治世的真正威力,或许就藏在这满汉工匠共执的算尺上,藏在中西合璧的蒸汽管道里,藏在每一颗随海浪起伏的算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