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八年,皇上第二次南巡时,意外得获南宋楼璹《耕织图》,感慨织女之寒、农夫之苦,遂命内廷供奉焦秉贞以楼璹原作为基础重绘《耕织图》。
焦秉贞师从郎世宁,工西洋画法,康熙三十五年,奉旨以西洋画中的焦点透视法绘制了《耕织图》共46幅,《耕图》与《织图》各23幅。
耕图内容有:浸种、耕、耙耨、耖、碌碡、布秧、初秧、淤荫、拨秧、插秧、一耘、二耘、三耘、灌溉、收刈、登场、持穗、舂碓、簏、簸扬、砻、入仓、祭神。
织图内容有:浴蚕、二眠、三眠、大起、捉绩、分箔、采桑、上簇、炙箔、下簇、择茧、窖茧、练丝、蚕娥、祀谢、纬、织、络丝、经、染色、攀华、剪帛、成衣。
《耕织图》完成后,皇上龙颜大悦,不仅每图亲题七言律诗一首,且于图前亲书序文,并在序首钤盖了“佩文斋”朱印。
在序后钤盖了“康熙宸翰”阳文朱方大印和阴文“稽古右文之章”朱方大印,再命着名木刻家朱圭、梅裕凤镌版印制,颁赐臣工。
康熙五十一年,皇上下令将《耕织图》刻印成书,并改名为《御制耕织图》。
四爷献上的《耕织图》,是他命画师参照《耕织图》和《御制耕织图》绘制而成的,同样是耕图、织图各23幅,并亲自各题五律诗一首。
这份《耕织图》特殊就特殊在,《耕图》中所绘的人物乃是四爷和几位阿哥,是画师亲自到圆明园中的菜圃园采风后画出来的。
《织图》中的人物,是妍清、几位格格以及丫鬟等人,这个就是属于“摆拍”了,毕竟妍清打小就是八旗贵女,琴棋书画、骑射女工都没问题,养蚕、织布什么的是真不行。
这辈子没学过,上辈子就更不提了,也就会钉个扣子,织个围脖而已,绣花、裁衣都是这辈子学的。
不过,真会还是假会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和四爷夫唱妇随就行,皇上认不出妍清,儿子还是能认出来的,弘晖和弘昭也认识。
太监一样一样唱礼,听闻《耕织图》,皇上果然很感兴趣的,命人将画呈上,看过之后询问四爷,图中所绘的人物,可是他和几个皇孙。
这种做法本就讨巧,见皇阿玛注意到,四爷自然不会不承认,当即表明图上所绘的,正是他带着四个儿子,在圆明园中耕种的场景。
四爷在圆明园种地,也不是一年两年了,之前就被皇上夸奖过,因此众人闻言也没觉得他撒谎,而且他们这种身份,就算只去铲了一下地,也能说是种了地,谁还会追究怎么种的不成。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一个种地被这位玩出了花,居然得了皇上两次夸赞,还落了个心系民生的赞誉,心中暗恨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太和殿大朝和结束后,群臣入座等候宴席开始,实际上,距离正式的万寿宴开席还早着,桌上摆着茶水和点心,可以垫垫肚子慢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