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敬叛降献忠
史可敬,长沙人氏,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后晋升为给事中。因遭遇丁艰而在家守孝,期间在乡里横行霸道,引起乡人愤恨,有人捣毁了他的房屋。史可敬为报复乡人,决意投靠张献忠。张献忠接纳了他,并授予其都宪之职,令其镇守常德地区。史可敬在常德任职期间,滥杀无辜,当地深受其害的百姓无不咬牙切齿。张献忠撤离后,当地百姓立刻将史可敬捆绑起来,将其交给官军,并搜出了他写给张献忠的手书,这些信件中详述了他为张献忠策划夺取辰、沅、靖等地的计策。信件中,史可敬对张献忠的称呼诸如“陛下”、“新朝”、“圣主”,在公文与表章中均有体现。史可敬被解送后,偏沅巡抚判处他笞刑七十,并将其投入靖州监狱。狱中共有五名伪官,史可敬便是其中之一。
赵某归献忠
赵某,长沙人士,其力气超群,能够倒拖着两只水牛行走。崇祯年间,他高中武进士,正当他北上赴任之际,途中遭遇一伙强盗,赵某出手击杀了数人,才得以脱险。回到家乡后,他得知盗匪势力日益猖獗,担心遭到报复,于是选择隐居,避免外出招惹是非。
至崇祯年间,张献忠率军侵犯长沙,其部下兵士分为数十队,四处劫掠粮食。某日,他们意外遭遇了赵某,被赵某猛烈攻击,纷纷败逃,回到营地后也不敢声张。不久,贼寇又增派百余人前往,意图报复。赵某闻讯大怒,声称之前只是惩戒他们以示警告,如今将要彻底消灭这股势力。他挥舞利刃,气势逼人,盗贼们畏惧他的勇猛,各自惊慌失措地退去,并将此事报告给张献忠。
张献忠听闻此事,意识到赵某乃难得的将才,便派遣骑兵携带厚礼前往迎接。赵某料想盗贼离去后必会纠集更多人马卷土重来,于是整装待发,磨砺兵器,严阵以待。果不其然,不久之后,道路上旌旗飘扬,车马如云,鼓乐开道,武士簇拥,金银财宝陈列于庭,使者谦恭有礼,前来诚邀赵某加入。赵某对这突如其来的厚遇感到意外且欣喜,于是决定投效张献忠。
当时,张献忠麾下已有几位勇猛之士,均被收为义子,并赐予姓氏,封为王侯。按先后顺序,赵某本应位列末席,但赵某自恃武艺出众,提出通过比武较量来确定各自爵位的高低。孙可望听闻此议,主动请缨与赵某一较高下。张献忠担心比武造成伤亡,便命二人只进行徒手格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