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小时后,林逸带着黄忠和三百骑兵赶到博望县。
县城城门紧闭,城头站满了手持兵器的士兵,看到林逸等人,立刻警惕起来。
城楼上有人大声喝问:“来者何人?”
林逸策马向前,高声回应:“我乃南阳太守秦颉所派新任博望长林逸,特来接管此地防务!”
言罢,他取出秦颉赐予的信物,高高举起,在阳光下晃出一道耀眼的光芒。
城头士兵看到信物,神情稍有缓和,但仍不敢大意,匆匆派人去通报。
不多时,城门缓缓打开,一位面容沧桑的中年官员在几名衙役簇拥下走出,此人正是博望县原来的县丞。
他神色复杂地看着林逸,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小人乃博望县县丞张栢,林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只是如今局势动荡,小人不得不小心谨慎,还望大人勿怪。”
林逸下马,客气地拱了拱手:“县丞大人也是职责所在,某自然明白。不知城内现在情况如何?黄巾军可有异动?”
张县丞轻叹一声,引着林逸等人往县衙走去,边走边说:
“回大人的话,自从县令遇害后,城内人心惶惶。”
“黄巾军虽暂时未大举攻城,但时不时就有小股贼寇在城外骚扰,抢夺粮草,掳掠百姓。”
“如今城中粮草只够支撑半月,兵力更是不足五百,且大多都是临时招募,未经训练,战斗力堪忧。”
说话间,众人已到县衙。林逸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对张县丞说道:“即刻召集城内所有乡绅富户,本长有要事相商。”县丞领命而去。
半个时辰后,县衙大堂内挤满了人,乡绅们交头接耳,神色不安。
林逸目光扫过众人,朗声道:“诸位,如今博望县危在旦夕,黄巾军虎视眈眈。”
“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守住城池。此次前来,便是要与大家共商御敌之策。”
一位肥头大耳的乡绅站出来,苦着脸说:“大人,不是我等不愿出力,实在是家中也没多少余粮了。而且这黄巾军势大,我们小小的博望县,怕是难以抵挡啊。”
其他乡绅纷纷附和。
林逸冷笑一声:“若连你们都没信心,这博望县就真完了。”
“我带来三百精锐骑兵,太守大人也承诺,若战事吃紧,定会派援军支援。只要我们做好防御,囤积粮草,招募壮丁,何愁守不住?而且不只是守,我们还能主动出击。”
“那大人打算如何做”另一位乡绅问道。
“很简单,”林逸目光坚定,“一是清查城内所有存粮,统一调配;”
“二是我有一份名单,你们有去各地方贸易的商队,每到一处名单上有的地名,去找到名单上面的人,确定地址即可。当然我也有一些稀罕物件,需要你们带出去贸易,给你们半成利,别小看半成,事后说不定别的生意你们都不愿意做了。”
“三嘛,还需诸位慷慨解囊,捐出一部分钱粮。之后粮草问题我来解决。”
乡绅们面面相觑,一时无人应答。
这时,黄忠突然上前,手按剑柄,大声喝道:
“我等拼死护城,为的也是保你们平安富贵。若城池失陷,你们的家产也将化为乌有,到时候就算有再多钱粮,又有何用?”
在林逸的威逼利诱和黄忠的威慑下,乡绅们只好答应捐出部分钱粮。
当天,林逸便安排兵士和衙役开始行动,抓紧训练。
剩余事宜安排给县丞,一面让揭不开锅的人,用以工代赈的方式,让他们加强城防,修筑工事;
另一面派人四处传递消息,开设粥棚此处招收流民,以及做好流民防疫工作等事宜。
之后安排探子两人一组拿着对讲机,每隔五公里一个点位,在便于观察位置,用十六个对讲机,如一张网一样覆盖博望县方圆二十五公里。
边缘位置相对薄弱,但十五公里内一有什么动向皆第一时间,通过对讲机传达到林逸和黄忠这边,为了及时联系上黄忠,也单独给了黄忠一个对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