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战场,晨雾未散。赵军主营内,赵信站在沙盘前,目光如炬。昨夜斥候传来消息——秦军主力正向左翼移动,意图包抄合围。李牧皱眉道:“敌军数量远胜我军,若被合围,恐有全军覆没之危。”赵信却神色平静:“不必惊慌,我已有应对之策。”他转身对众将下令:
“传令各营,立即整军备战。”
“白耳先锋、白耳斥候先行出动,占据有利地形。”
“其余部队按‘雁翎阵’列队,准备迎敌。”
诸将虽不解其意,但见赵信神情坚定,皆不敢多言,纷纷领命而去。
【白耳出征,初试锋芒】
天光初现,薄雾笼罩山林。白耳先锋一百人,在队长王猛的带领下,悄然潜入左侧山谷。他们身披轻甲,手持短戟与圆盾,步伐轻盈,行动如风。与此同时,白耳斥候八十人分成五组,分别前往不同方向执行侦查任务。不久后,一组斥候带回紧急情报:
“秦军前锋已抵达十里坡,为首者为秦将王龁!”
“其部约五千人,正在修整,尚未布防。”
赵信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战机已至。”他当即做出部署:
“白耳先锋绕道山谷,突袭王龁中军。”
“其余部队原地待命,不得妄动。”
白耳先锋迅速出发,借助地形掩护,悄然接近秦军营地。
【奇袭得手,震慑敌军】
王龁在帐中休息,毫无防备。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敌袭!”哨兵惊呼。还未等秦军反应过来,白耳先锋已如鬼魅般杀入营中。他们动作迅捷,配合默契,专攻敌军指挥中枢。王猛亲自斩杀两名副将,直扑王龁大帐。秦军措手不及,顿时大乱。短短半柱香时间,敌军死伤数百,营帐焚毁过半。王龁仓皇逃窜,连帅旗都来不及带走。赵信在远处高台上遥望战况,嘴角微微上扬:
“白耳兵,果然名不虚传。”
此战虽小,却震慑三军。赵军士气大振,而秦军则开始怀疑赵括是否真的还是那个“纸上谈兵”的将领。
【白起现身,局势逆转】
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就在赵信整顿部队,准备进一步推进时,远方尘土飞扬,旌旗猎猎。一名斥候飞马回报:
“将军,秦军主帅白起亲率两万精锐,已抵达前线!”
赵信心头一震:“终于来了。”他立刻召集众将,重新调整布防:
“白耳先锋退回高地,占据制高点。”
“白耳斥候继续侦查敌军动向。”
“其余部队以‘龟甲阵’列队,准备迎敌。”
秦军阵中,白起身穿重铠,骑着乌骓马缓缓而出。他望着对面赵军整齐的阵型,眉头微皱:
“赵括何时变得如此沉稳?”
“这不像他的风格……莫非另有高人?”
他没有轻举妄动,而是下令:
“派出试探部队,攻击赵军右翼。”
一支三千人的轻骑兵随即出击。赵信早已预料到这一招,他冷冷下令:
“白耳弩手就位,封锁右翼通道。”
数十名白耳弩手迅速登上高台,拉开强弩。箭矢如雨,精准命中敌军冲锋队伍。秦军骑兵伤亡惨重,被迫撤退。白起远远望去,面色凝重:
“这支赵军……有些不一样。”
【战局胶着,赵信布局反制】
第一轮交锋结束,双方各有损伤。但赵信知道,这只是大战的开始。他回到中军帐,召集谋士与将领,开始制定下一步作战计划。他指着地图说道:
“白起用兵谨慎,必不会轻易冒进。”
“我们必须制造假象,引诱其分兵。”
李牧疑惑道:“如何制造假象?”赵信淡然一笑:
“让一部分赵军佯装溃败,引诱秦军深入山谷。”
“同时,白耳先锋埋伏于两侧高地,待其进入包围圈后发起突袭。”
众人听后,皆露出敬佩之色。李牧点头称是:
“此计可行。”
“若能重创秦军前锋,便可暂缓其攻势。”
赵信当机立断:
“即刻执行。”
【夜幕降临,大战将启】
夜色渐深,长平大地陷入一片寂静。但在赵军营中,灯火通明,将士们正在进行最后的战前准备。赵信站在营门口,望着夜空中的星辰,心中默念:
“白起,你一生未尝败绩。”
“但这一次,你面对的是拥有白耳兵军魂的赵信。”
他握紧手中长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明天,将是决定赵军命运的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