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白马义从小兵 日记手稿(2 / 2)

襄阳风云 —— 白马义从小兵 日记手稿

日期:公元417年初春 · 许州军营风起于许州,人心浮动。赵公召集诸将议事,我作为白马义从的一员,站在帐外守候。听闻此番目标是——襄阳。那是一座坚城,地处汉水中游,是南北要冲之地。东晋大将刘道规镇守于此,此人乃刘裕之弟,素有谋略,极难对付。赵公依旧沉稳如山,他说:“我们要的不是一座孤城,而是整片南方。”林豹主张强攻,李肃建议策反,韩信则说:“断其外援,方可围而不打。”我虽只是小兵,却也明白,这一战,不只是刀剑之争,更是智谋较量。夜深,我在营帐中磨刀擦甲,心中却燃着一团火。从蒲坂一路走到今日,我知道,真正的霸业,才刚刚开始。

日期:数日后 · 襄阳东门外五日前,斥候传来消息:东门守将王镇恶已答应内应,约定今夜子时开启东门。我们白马义从奉命埋伏在城外密林之中,等待那一刻。午夜,东门缓缓打开,一道黑影闪出,正是王镇恶派来的信使。他低声说道:“时机已到。”赵公一声令下,五百白马义从如猛虎出笼,直扑城中。城内守军措手不及,混乱四起。我紧随赵公身后,穿越长街,杀至府衙门前。只见刘道规披甲而出,手持长枪,目光如炬。“你是谁?”他怒喝。赵公答:“赵信。”“陇西来的。”话音未落,二人交锋数十回合,刀光剑影间,赵公一枪刺穿敌将左肩。刘道规倒地,满面不甘。“你赢了……”他低声道。“我只是要一个安定的襄阳。”赵公答。

日期:次日清晨 · 襄阳城中天亮后,百姓纷纷走出家门,望着我们这支未曾屠城的军队,眼中不再是恐惧,而是期待。赵公下令开仓放粮,设治中官,任命原襄阳官员张茂度协助治理。我随队巡视街道,听到孩童议论:“这位将军不烧屋,还给我们发米。”我不禁莞尔。曾经的我们,也是这样渴望和平的一群人。

日期:数日后 · 襄阳城头赵公立于城楼之上,远眺南方。他的身影被晨光镀上一层金边,像一座不动的山。“襄阳只是新的起点。”他说,“真正的霸业,还在前方等着我们。”我站在他身后,望着远方。从蒲坂一路走来,血与火交织,信念与忠诚并存。如今,我们已踏足中原腹地,天下格局,因我们而改变。建康传来贺信,北魏震动备战,旧燕再次遣使求援……局势愈发明朗,大战将临。而我,一名白马义从的小兵,能亲历这一切,已是无上荣光。

日期:今夜 · 回顾之时写下这些文字时,窗外夜色正浓。襄阳之战落幕已久,但那一夜的厮杀与黎明后的安宁,仍在我心头回荡。这座城,见证了赵公的雄图伟略,也见证了一个小兵的成长。若有人问我:“那段日子苦吗?”我会答:“苦,但值得。”因为,那是我们亲手铸就的新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