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梦中伏笔(2 / 2)

赵顼垂眸盯着案头的奏折,指节轻轻叩了叩那半枚指印。

窗外的玉兰正抽新芽,他却想起苏婉儿离宫前说的话:\"臣妾学过陛下的《军粮策》。\"

而此刻在偏殿,苏婉儿正对着王大人送来的核查副本,指尖停在\"损耗粮米\"那一栏。

墨迹比原始档深了半分,纸页边缘有极淡的茶渍——像极了李掌柜当初伪造地契时,总爱用沉水香熏纸、喝半盏茶再动笔的习惯。

她捏着纸页的手慢慢收紧,窗外的风掀起半幅窗纱,露出远处御书房的飞檐。

金銮殿的蟠龙柱在晨光里泛着冷光,苏婉儿跪在丹墀下,目光却落在赵顼案头那封匿名奏折上。

她昨日在偏殿发现的茶渍与墨迹,此刻正随着王大人的动作在众人眼前铺开——\"陛下请看,这处'损耗'二字的墨色比原始档深了三分。\"她的声音清泠,像冰棱敲在玉盏上,\"李掌柜当年替人伪造地契时,总爱喝半盏碧螺春润笔,茶渍会在纸页右下角晕开,正如这折子里的痕迹。\"

丹墀下传来抽气声。

赵侍郎原本缩在文官堆里,此刻突然踉跄着出列,官靴磕在阶石上:\"臣、臣可以作证!\"他额角渗着细汗,却挺直了腰杆,\"自去岁腊月起,边关粮务调配便由臣直接对接张将军。

苏郡主只看过三次汇总册,从未碰过具体调令。\"他从袖中摸出一叠盖着兵部大印的记录,\"这是每日卯时的交接登记,连她问过几句'雪路难行'都记着。\"

赵顼的拇指缓缓松开攥皱的奏折。

他望着阶下那个穿月白锦袍的身影——她跪在那里,脊背却挺得比殿外的松树还直。

前日在御书房翻账册时,他摸到暖手炉夹层里那份底本,纸张还带着她惯用的沉水香,原来那时她便已布下天罗地网。

\"王卿。\"他的声音比晨雾还轻。

王大人正把奏折举到眼前,老花镜滑到鼻尖:\"老臣这就比对李掌柜旧案的卷宗!\"他转身时官服扫过地砖,带起一阵风,吹得案头的账册哗哗翻页,恰好停在苏婉儿手抄的那页,字迹端秀如簪花小楷,与原始档的墨色分毫不差。

\"既然你早已察觉,为何不主动揭发?\"王大人转身时胡子都翘成了问号。

苏婉儿抬眼,晨光透过殿顶的琉璃瓦落进她眼底,像揉碎了一把星子:\"臣妾若急着辩白,反而会让幕后之人警觉。\"她指尖轻轻叩了叩那叠伪造的奏折,\"他们要的是'证据确凿'的绝望,臣妾便给他们'天衣无缝'的错觉——直到陛下要查。\"

赵顼突然笑了。

他起身走下御阶,玄色衮服的金线在地上拖出一道流金的河。

金殿里的朝臣们慌忙跪了一地,只有苏婉儿还跪着,仰头看他。

他伸手虚扶她的肘:\"平身。\"声音低得只有两人能听见,\"你总把局布得这样深,倒像......\"他顿了顿,\"倒像早知道朕会信你。\"

退朝时已近正午。

御花园的玉兰开得正好,粉白的花瓣落了苏婉儿肩头一片。

赵顼负手走在前面,突然停在太湖石旁:\"你总能在危局中翻盘。\"他侧过脸,眉峰在花影里柔和了许多,\"朕处理过那么多折子,见过那么多'忠君'的嘴,可真正懂朕要什么的......\"他望着她腰间晃动的玉佩,\"只有你。\"

苏婉儿垂眸,指尖无意识地抚过玉佩上的云纹。

那是赵顼前日赏的,说是前朝玉匠的手艺。

此刻触感突然变得清晰——云纹里藏着极细的缠枝莲,与记忆里某个画面重叠。

她猛地抬头,正撞进赵顼探究的目光,忙福了福身:\"陛下圣明,臣妾不过......\"

\"不过是把朕的《军粮策》读透了。\"赵顼替她说完,嘴角扬起极淡的笑。

他转身时,衣摆扫落了石桌上的花瓣,\"去偏殿用午膳吧,今日御厨炖了藕粉桂花糕。\"

苏婉儿跟在他身后,指尖还停在玉佩上。

她忽然想起,上月随太后去先皇后旧宫祈福时,殿内的壁画上也有这样的缠枝莲——青碧的底色里,莲花沿着云纹蜿蜒,与玉佩上的纹路分毫不差。

风掠过耳际,带起一缕若有若无的沉水香,像极了梦境里龙涎香的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