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羊肚菌和挖竹荪蛋的竞争对手有不少,吕枝枝一家的生活又慢慢回归于平静。
当采摘季快要接近尾声,吕枝枝和大姐攒下将近60块钱后。
吕枝枝又开始琢磨搞事业。
因为没钱入账好心慌。
有钱进账,她还可以理所当然地哄徐翠花给她煮鸡蛋或者杀鸡吃都没问题。
要是家里没有产出,还讲究吃的,就等着挨大嘴巴子吧。
做生不如做熟,于是吕枝枝跟着姐姐们去采松蘑、青头菌、奶浆菌和鸡枞。
供销社收新鲜的,不过要极品的。
开伞的,她们要么就不采,要么采了拿回来自家吃或是炸菌油,或者晒干卖干货。
用来炸菌油用的食用清油是吕枝枝前面用卖蘑菇换的票买回来的。
菌油炸好再推销给供销社。
公社供销社一丝不苟的苟经理一来担心食品安全问题,再来就是这类型的合作只适合公对公,对大家都好。
推却无果,尝了味道后,被惊艳到了。
便按每罐六毛钱,跟她们祖孙买下带过来的几瓶菌油要来做转介绍。
如果县罐头厂看上了这类产品,再通知她们。
祖孙俩也只能先回家等消息。
吕枝枝依旧是被徐翠花背着回去的。
半路上,还遇到奶奶的老姐妹——徐槐花(一行人),她们俩是前后脚嫁过来绿水(村)大队。
“翠花,你今儿怎么不等等我们?”
徐翠花自然不能如实回答,只能拿吕枝枝当挡箭牌了:“还不是我家这小孙女闹着想去国营饭店吃早饭,早早就得出发,没来得及去通知你们。”
“你们家对小六好得真是没话说,把她养得白白胖胖的。”
“家里属她最小,嘴又最甜,我和她爷不疼她疼谁?”
吕枝枝打着配合,嘴馋道:“姨奶,枝枝想吃你家院里的枇杷。”
上回下雨,奶奶带她徐槐花家唠嗑,她就盯上人家家里的枇杷了。
那会还没黄,现在肯定黄了。
酸不要紧,她买了有糖。
“还真是个小馋猫,等姨奶回去就给你摘。”
“谢谢姨奶,姨奶你对枝枝最好了!”
…
*—*
回到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