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强夺大桥(2 / 2)

两轮炮击之后,炮声便停歇了下来,先登队趁势向前进攻,很快就夺占了这个桥头堡。

而大桥的动静也引起了清军的注意,被炮声惊起的曾国藩急忙命令手下将领胡林翼带兵救援。

然而,义军炮兵部队在掩护了两轮炮击之后,立即调整炮口,用火炮阻断了清军大营到桥头堡的道路。

胡林翼所率领的清兵见来路因为火炮爆炸而掀起的阵阵火光和热浪,瞬间不愿意上前送死。

就是胡林翼作为新军里少有几个武将出身的人物看到这一幕也是心里发怵,不愿意上前送死,因此也没有太过于逼迫清兵上前,导致的局面就是平白给了义军一刻钟的时间。

而义军在这一刻钟内不仅夺占了桥头堡,歼灭了其驻守的清军武装,紧跟在先登队之后的义军后续部队还从容的修好了铁桥,义军大部队源源不断地往东岸而来。

火炮停止之后,胡林翼已经察觉不妙,此时其位置十分尴尬,前进吧!明显是一脚踩进虎狼窝里,退后吧!自己不战自退,估计要不容于军法,不死也得脱层皮。

正纠结的时候,渡过桥的数百义军对其发动了进攻,胡林翼仓促迎战,很快被义军压制住,除了胡林翼见势不妙带了几个亲兵逃离之外,数百援兵被义军一锅给端了。

犯了大错的胡林翼不敢回营,又想到曾国藩估计不是义军的对手,继续留在这个是非之地实在不是什么上策,因此他纠结片刻之后打马朝着长沙方向奔去,准备去湖南巡抚处谋个差事。

而义军在击溃胡林翼部之后,便对着曾国藩大营发动了冲击,可惜因为曾国藩亲自指挥坐镇,所以进攻不利,于是便暂时停止了进攻,转而开始加速修筑大桥。

等天亮之后,义军已经在东岸用水泥和沙土修筑了十分坚固的防御工事,并且把湘江大桥给修筑完成,源源不断地把火炮和步兵通过大桥运动到东岸,准备对清军发动进攻。

此时,战场天平发生倾斜,义军在这一夜里先败曾国荃,打击了清兵士气,再败胡林翼,占据了东岸桥头堡,控制了湘江。

此时义军进可以攻入清军大营,退可以依靠湘江天线而守,可进可退,灵活自如。

反观曾国藩就难受了,士气因为陆续两场败仗而受损,又失去了大桥控制权,进而失去了战场主动权。

最为关键的是,义军火力之强横和士卒战斗力之旺盛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曾国藩不得不承认,正面对决自己手里的湘军绝对不会是义军的对手,而这才是清军失去主动权的根本原因。

但是,曾国藩还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撤兵,毕竟他浩浩荡荡离开长沙的时候百官相送,何其的意气风发,如今寸功未立就狼狈逃回去,实在是有损其颜面。

因此曾国藩在思考过后,给义军主将写了信件,相约于第二日上午十点进行决战,决战地点就选择在湘江东岸的一片平地里。

收到曾国藩的信件,李大勇哈哈大笑,欣然应允了此事,并且专门告诉使臣,自己一定会准时赴约,只是义军部队还在西岸,因此希望清军可以后撤一阵路程,好让义军过河而来。

早就得到曾国藩授意的使臣对此事一口答应,毕竟曾国藩也有意后撤大营,以重新占据地利。

等使者离开之后,李大勇脸色一变,立即给驻守桂林的杨萍部发了电报,请她率兵来助阵,然后又急忙调集各部渡河,准备决战。同时,还把这些情况发送给了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