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祖宗,你妹妹刚睡着...\"他压低声音哄着,突然福至心灵,哼起白天母亲哄他们睡觉的调子,\"月儿明,风儿静...\"
小家伙的哭声渐渐小了,黑葡萄似的眼睛盯着他。崔琰心头一软,继续哼着走调的摇篮曲,在房间里慢慢踱步。
北京的夜空开始泛白。第一缕晨光爬上窗台时,崔琰终于撑不住坐在了摇椅上。怀里是熟睡的儿子,和推出婴儿床里是安睡的女儿,他的眼皮越来越沉...
\"琰琰?\"
崔母的声音让他一个激灵清醒过来。天已大亮,母亲端着早餐站在门口,眼里满是心疼:\"去睡会儿吧,我看着他们。\"
崔琰摇摇头站起来,把儿子放进婴儿床:\"不困。\"他活动了下僵硬的脖子,\"妈,今天早点我去买菜吧,您想炖什么汤?\"
崔母把热腾腾的小米粥塞给他:\"你先把这个喝了。\"她看了眼婴儿床里的两个孩子,突然笑了,\"你爸当年也是这样,非要逞强守夜,结果坐到椅子上就睡着了。\"
崔琰差点被粥呛到:\"真的假的?\"
\"你呀,\"崔母轻轻整理孙子的襁褓,\"跟你爸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两个小宝宝在晨光中睡得香甜。崔琰站在门口,看着母亲哼着歌轻轻摇晃婴儿床。
腊月二十五,小年后一天。
北京西站人潮涌动,春运的气息扑面而来。崔琰帮母亲把行李安置在软卧包厢里,又检查了一遍车票和身份证。
\"妈,下车别忘了拿保温杯。\"他把洗好的水果装进保鲜盒,面包和代餐都在这个袋子里面,\"爸说几点到站接您?\"
崔母整理着给大女儿带的补品:\"说了八点半到,让你别操心。\"她看了眼儿子眼下的青黑,\"这几天累坏了吧?\"
崔琰摇摇头,帮母亲把大衣挂好:\"您才辛苦。\"他顿了顿,\"等姐快生了,你抽空回去帮忙照顾下。\"
站台广播响起,催促送行的人下车。崔母突然抓住儿子的手:\"桐桐和孩子就交给你了。\"她的手掌粗糙温暖,\"月子里的女人最需要照顾。\"
\"我知道。\"崔琰反握住母亲的手,\"您放心。\"
列车缓缓启动。崔琰站在月台上,看着母亲花白的头发在车窗后渐渐远去,突然想起高二离家去省城读书,母亲也是这样站在月台上,一直等到火车变成一个小黑点。
回到车里,崔琰给父亲发了条短信:\"妈上车了,带了不少东西,您记得到站台去接。\"
手机很快震动起来,是李桐发来的照片——两个小团子裹在红色福字襁褓里,正被李母逗得咯咯笑。
崔琰放大图片看了好久,直到后面的车按喇叭催促。他深吸一口气,发动车子驶入北京繁忙的街道。
李桐父亲建国同志在农历二十九来到北京,崔琰去接的。人员总算齐整,热闹不一样的新年开始了,李桐有点产后抑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