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琰抬头看见她,眼睛瞬间亮了:“你怎么来了?不是让你好好休息吗?”
“我…… 我就是来看看你有没有被他们欺负。” 李桐红着脸把保温盒放在桌上,打开盖子,红烧肉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我妈做的,说给你补补。”
“阿姨也太偏心了!” 小胖凑过来,“我们在这当牛做马,都没份红烧肉!”
“就知道贫嘴,” 李桐从包里掏出几个塑料盒,“喏,给你们带了小蛋糕,路上买的。”
病房里再次热闹起来,几个男生围在一起分享美食,争论着游戏和球赛。李桐坐在崔琰床边,看着他吃得满足的样子,心里的不安终于消散。
窗外的夜色渐深,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为这充满欢声笑语的病房。
接下来的日子,三个死党开启了雷打不动的 “轮班模式”。小胖总是活力满满地第一个到岗,书包里永远塞满漫画书和游戏机,一边眉飞色舞地讲着学校里的八卦,一边变魔术似的掏出偷偷藏起来的炸串,在护士查房前赶紧塞给崔琰;曹帅则擅长用冷笑话缓解沉闷,换药时崔琰疼得龇牙咧嘴,他就一本正经地说:“忍忍啊,这痛感说明你还活着,多幸运!” 逗得崔琰破涕为笑;王星宇最是细心,每天都去食堂或者饭店打包营养餐,都是提前去跟护士问的,削苹果的手艺也日益精进,削出的果皮能拉成一整条漂亮的弧线。
周一清晨,李桐特意提早半小时到学校。教学楼前的银杏树在秋风中沙沙作响,她攥着崔琰的请假条,手心微微冒汗。班主任陈老师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听到崔琰受伤的经过,握着红笔的手顿了顿:“这孩子太冲动了,但这份勇气也难得。” 她在假条上签下名字,又叮嘱道:“让他安心养伤,功课方面不用担心,等他回来我安排同学帮他补习。”
崔琰的同桌谢志斌听到消息时,差点打翻了水杯。这个平日里总爱戴着耳机看书的男生,摘下耳机时眼眶微红:“他怎么不告诉我?那些人太过分了!要他好好恢复,我放学后去看他。”
日子就在这样平淡又温暖的节奏中缓缓流淌。每天傍晚六点,崔琰家的电话总会准时响起。李桐把崔琰每天的情况告诉给崔妈妈。
“今天换药伤口结痂了”;“脑震荡已经好了,走动都不晕了”;.......“过两天拆线就可以出院了”
今天李桐没去医院,她歪着头夹着听筒,一边往嘴里塞着晚饭,一边听着电话那头传来的嬉闹声。崔琰总爱把话筒递给死党们,让小胖的夸张吐槽、曹帅的冷笑话和王星宇的 “营养课堂” 顺着电流传过来。有次曹帅抢过电话大喊:“李桐!快救救我!崔琰非说医院的粥比你妈做的红烧肉还好吃!” 惹得她笑得呛到,咳嗽着反驳:“他那是味觉失灵了!”
随着伤口逐渐愈合,崔琰开始在电话里念叨着想回学校。李桐就把每天的校园趣事细细讲给他听:“你们班的的学霸在9月月考中失误大哭,还有谢志斌主动承担起帮她收作业的任务,却因为粗心把作业本落在了球场。这些琐碎的日常,像一颗颗糖果,填满了崔琰躺在病床上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