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你明白了就好(2 / 2)

这简直是一场**。如果许大茂成功了,说明李飞没那么厉害;如果失败了,也和他没关系。

他可是提前提醒过人家的,谁让这小子不听劝呢?

果然,许大茂露出了狰狞的表情。

与此同时,李飞已经来到一位重要人物那里。

桌子旁边已经围了一圈人,都是些老教授,他一个都没见过。

光看胸前的勋章,就知道这些人身份一定非常显赫。

自己虽然没见过他们,但总觉得有点眼熟。

李飞心想,这些老专家的照片,前世自己可能见过不少。

绝对是顶尖的大佬,这种能力,比自己以前认识的黄老还要厉害很多。

这才是国家真正的顶配阵容!

据李飞了解,就算是大人物,也很难召集这么多顶级专家。

因为在那个年代,顶级专家的地位极高,极为稀有。

那时候大家都受过高等教育,大多都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

国家刚成立不久,国际地位不高,欧美许多国家都极力挽留这些专家,想让他们留在国外,回国几乎难如登天。

而这些专家偏偏这个时候回来了,这说明他们的水平和决心,是普通人根本无法企及的。

一下子冒出这么多专家,让李飞都有点不敢相信。

“领导,您说吧,这次是什么事?只要是我李飞能办到的,绝对不含糊!”

李飞赶紧表态。

大人物对他有知遇之恩,如果没有他的关照,自己的路也不会这么顺。

当然,这其中也有自己救过他儿子的原因,还有自己的本事,但不管怎么说,大人物对他的关心是实实在在的,这点非常重要。

“嗯,是这样的,现在我们国家想要建一个跨世纪的水利工程,但这个项目在国内有些争议,而且在国际上也没有先例,我们希望做出来,来提升我们的地位。”

这时,谢教授开始解释。

听到这话,李飞瞪大了眼睛,觉得难以置信。

好家伙,真是水利工程!

没想到,这种工程在咱们国家这么早就提出来了。

“这位是谢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专家。”

大人物连忙介绍。

这时候的“专家”这个词,完全是褒义的,没有半点贬义。

“怎么了,李飞同志,有什么不可以的吗?”

谢教授饶有兴趣地看着李飞,他没想到李飞听到这个项目后,居然露出这种表情,这让他很感兴趣,李飞到底在想什么?

李飞尴尬地笑了笑,接着说道:“谢教授,您说的这个水利工程,是不是要建在三峡?”

听完李飞的话,这下轮到谢教授和在场的专家们震惊了。

这个水利工程只是一个初步的设想,还没有最终确定,所以来到大人物这里的时候,也没把具体计划告诉他。

接下来准备再深入讨论一下。

没想到,李飞一听是水利工程,就联想到了三峡。

要知道,三峡这个地方非常特别,正好能拦住长江。如果能把三峡工程做好,绝对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那李飞是怎么知道的呢?

95.9%10:42

难道仅仅靠一个水利工程,就能猜到?

“你说得对,但我很好奇,你是怎么知道的?按理说,你应该是不知道这些事的!”

谢教授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盯着李飞,想看看他会怎么回答。

李飞只能苦笑:“谢教授,如果我说,我之前就研究过三峡,还做过相关推论,认为在三峡附近建个水电站,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只是可惜,那是我的想法。

今天看到这么多专家来到这里,说是修个水利工程,普通的工程用不了这么多人,所以这个工程一定不一般,肯定是开天辟地的大项目,所以我猜,这应该就是三峡工程。”

李飞的解释合情合理,大家听后也明白了。

没错,既然李飞是个有才能的人,那他能提前想到这些,也不是没有可能。

正如李飞所说,他之所以能一下子看出来,其实是因为他之前就想过这个问题,只是当时能力不够,没能实现。现在这么多专家聚在一起讨论,自然就是三峡了。

“看来你也觉得,修建三峡工程是必要的?”谢教授问道。

目前这个项目还没完全定下来,因为还有部分专家觉得风险太大。

“没错,这个工程确实利国利民,但也有一个缺点。”

李飞点点头,从椅子上站起来说道。

“各位,这个工程一旦建成,肯定能带来很多好处,这点不用说。但也有不少问题,我们必须考虑!”

这时候,李飞话锋一转,赶紧说道。

众人听到这里,都看向了李飞。

任何工程都有两面性,做决定时一定要权衡利弊,这才是关键。

没有任何一个项目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所以他们要做的,就是在其中选择,并且权衡利弊,只有这样,才能稳妥推进。

“缺点就是,如果以后打起仗来,敌国要是对我们这里轰炸,长江下游的老百姓就全完了!”

李飞说出了这个工程唯一的缺点。

听到这话,大家都有点愣住了,没想到李飞会这么想。他们原本以为李飞说的是环境污染之类的麻烦。

毕竟在现在这个时代,污染问题可是大问题。

“就这么点?没有污染的问题吗?”谢教授问道。

他还是想从李飞嘴里再确认一下。

李飞摇摇头:“谢教授,污染的问题我倒觉得是次要的,或者说,就算有污染,也是自然能调节的范围,我们造成的污染其实微乎其微。”

……

李飞说话一直很自信,因为他那个时代已经开始享受这个工程带来的好处了。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而且从本质上看,也没造成太大影响,这点很难得。

“可是,你怎么确定,打仗的时候对方一定会攻击我们这个工程?”

有位教授问。

李飞笑了笑:“因为如果是我的话,我就会这么做!”

咳咳!

听到这话,一位大人物差点被呛到,咳嗽了起来。

没想到李飞会这样回答。

李飞赶紧解释:“虽然这话听起来像开玩笑,但从战略上讲,这个地方确实太重要了。一旦建好,就要向全世界宣布,这是一个核绑定工程,只要有人敢对这个工程进行战术轰炸,我们也会用核武器报复。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事。”

李飞说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或者说,这些都是前辈们早就想好的办法。

事实证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些办法是最可靠的。

都是非常有用的东西。

相当于,李飞把未来的东西硬塞给了现在的专家们。

听完李飞的话,大家纷纷点头:“嗯,李飞同志说得对,这个工程一旦建成,要是被敌人轰炸,对我们来说绝对是灭顶之灾,有这种保障也是应该的。”

现在大家对李飞非常认同,也对这个天才男人充满了敬佩。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李飞的世界里,这个想法是黄教授提出来的,理由也和李飞说的一模一样,就是担心外面的人一旦和国内发生冲突,会破坏这个工程。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黄教授才坚持反对建造这个工程。

一开始,大家还以为黄教授是保守派,因为在当时的人看来,他的做法确实有点保守。

这也可以理解,保守派做事总是很谨慎,生怕出问题,怕有意外发生。

但正因为他们太保守,反而会错失很多机会。

一个国家想要长期发展,光靠保守是不够的。

有风险的地方,往往也有机会,这是相辅相成的。

想要抓住机会,就一定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这一点黄教授心里很清楚。他之所以反对,并不是因为保守,而是因为他其实非常激进,甚至比一般的激进派还要激进。

黄教授的想法很简单,如果这个工程有风险,那就要尽量避开风险。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一条完全没有风险的路。

“李飞同志,你说,如果不使用核绑定的话,我们该怎么办?”

这时候,谢教授问了出来。

他想知道李飞是怎么想的,有没有什么计划。

“我觉得,如果是我的话,我们可以做一个更好的方案,就是对雅鲁藏布江进行一项工程,直接拦截湄公河,这样得到的水源可以供给西南地区使用,剩下的也能充分利用起来。这样一来,带来的价值难以估量,关键是,这么一来,还能‘三九七’截断东南亚的命脉!”

李飞笑着说道。

这就是黄教授当时的想法。

不得不说,这个想法确实太超前了。

从道理上讲,这个方案没有问题,因为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风险,反而能对东南亚国家形成控制。

湄公河对于东南亚国家来说,就像是他们的生命线,一旦被截断,简直就像杀了他们的父母一样。如果李飞真的这么做,东南亚各国肯定要大乱。

尤其是猴子国,他们一定会拼命反抗。

听到这里,所有人都震惊了,特别是那些高层领导。虽然他们不是专业人士,但也明白李飞的这个做法绝不是什么好事情。

或者说,对我国来说,确实是件好事,但对东南亚国家来说,那就是灾难了。现在我们才刚刚站稳脚跟,李飞这么做,简直是挖了人家的祖坟。

这点就算不是专家,也能明白。

“李飞同志,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

过了一会儿,谢教授才慢悠悠地问道。

谢教授觉得这个想法太冒险了。

不过说实话,这个方法确实不错,不管是从民生还是成本来看,都没问题。

关键在于国际形势,一旦实施,就不只是水利问题了,而是变成了外交问题。

至少按照目前的情况,是很难做到的。

“虽然是伤天害理,但不违背共和精神。”

李飞认真地说道,看到他这副模样,大家不禁感叹,真是年轻有为。李飞确实不一般,他的胆量和眼光,绝不是同龄人能比的。

更难得的是,李飞说这些话时毫不迟疑,一口气说完,仿佛这些想法早就深深刻在他的心里。

这个主意非常好,真的很好。

其实谢教授心里非常激动,因为李飞的想**好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不过,虽然谢教授早就有这样的想法,但他一直没有说出来。原因很简单,他知道这事远不止是一个水利工程那么简单。

如果只是建三峡,规模大一点而已,但要是想截断雅鲁藏布江,那可就闹大了。别说**不会同意,就算是**老大哥,恐怕也不同意。

现在国际形势复杂,这件事可能会被搁置。

但在这一刻,谢教授在李飞身上看到了希望。因为李飞是年轻人,还有很长的时间,而自己已经七十多岁了,等到国家真正强大起来,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但李飞还年轻,再等几十年,还是有机会的。也许等他到了自己的年纪,一切都会变得容易些。

“李飞同志,你说得对,不过这些事现在还很难实现。截断雅鲁藏布江,我们不说技术上的难题,光是国际上的反应就很难应对!”

谢教授对李飞的提议很欣赏,但归根结底,欣赏归欣赏,有些事情还是要讲清楚,不然可能会出问题。

这些情况,一定要告诉李飞,让他有个心理准备。

“我明白,谢教授,我说的是理想状态,实际上我们现在根本做不到,至少目前的能力还达不到。”

李飞笑了笑。

这个雅鲁藏布江的工程,是黄教授提出来的。

正是这个理论,让原来激进派的人觉得,保守派反而太谨慎了。

李飞现在的想法,和黄教授一样,只要不违背天理,不伤及共和,其他人的死活,和我们无关。

当然,前面也说了,现在的情况根本不允许这么做。

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先从眼前的事情开始。

“好,李飞同志,你明白了就好。”

听到李飞这么说,谢教授更加欣赏他了。看来,李飞比自己想象的要理智得多,没有被这些宏大的计划冲昏头脑,反而在关键时刻保持了清醒。

“没错,谢教授,这点我懂,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积极地建设国家,总有一天,咱们在国际上也能有绝对的发言权!”

李飞说到这儿,神情十分坚定。听到他这番话,谢教授又忍不住红了眼眶。

这个李飞,真是说到他心坎里去了。他的话总是那么恰到好处,让人觉得特别受用。

他的很多学生,年纪和李飞差不多,甚至还有比他年长的。但像李飞这样的人才,一个都没有。

他们做事太保守,一点创新精神都没有。要是能像李飞一样,既有创新意识,又有探索精神,那该有多厉害!

“说得好,只要我们把国家建设好,总有一天,我们也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这时候,那位大人物也站起身来,鼓起掌来。

李飞刚才的话,让他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