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清晨,树叶上还挂着水珠。我站在警局大堂门口,看着远处被阳光照得发亮的街道。林浩案已经结案,他的尸体也被送走了,可那枚徽章一直在我口袋深处沉着,像一块烫手的炭。
“晓薇。”赵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陈队找你。”
我没有应声,只是点了点头,转身走进大楼。
办公室里空气依旧沉闷,陈队坐在桌前翻阅文件,眉头紧锁。看到我进来,他抬起头,语气不冷不热:“案子结了,你也该休息几天。”
“我不累。”我说。
“这不是你说了算。”他合上文件夹,目光直视我,“你是好警察,但有些事不是你一个人能扛的。”
我没说话,只是站在原地。
“回去吧。”他叹了口气,“这几天别来单位,等通知。”
我攥紧口袋里的徽章,金属边缘硌得掌心生疼。
回到宿舍后,我把门反锁,拿出那张纸条和黑色徽章放在桌上。灯光下,那只闭合的眼睛仿佛有了生命。我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它的纹路,发现眼睑边缘有一圈极细的刻痕,像是某种符号。
我拍下照片,传到电脑上分析,同时打开A.K.L.的相关资料。搜索栏自动跳出新的新闻——昨晚,城南发生一起命案,死者胸口刻着一个类似图腾的标记,手法极其相似。
我盯着屏幕,心跳加快。
第二天一早,我悄悄溜回警局,在技术科借调了案件报告。果不其然,现场残留的图腾与林浩留下的图案几乎一致,连死者的死因都是氰化物中毒。
我将两份资料并排放在桌上对比,试图找出联系。突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匿名短信:
【如果你真想知道真相,就去档案室地下三层。】
我愣住,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时钟,凌晨三点。整栋楼静得出奇,只有走廊尽头的灯管偶尔发出微弱的嗡鸣。
我穿上外套,带上手电筒,轻轻推开档案室的门。
里面堆满了旧卷宗和封存的案件记录,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纸张的味道。我沿着指示往下走,来到地下三层。这里的灯光早已失效,只能靠手电照明。
在角落的一排铁柜中,我发现了一本封面模糊的档案,上面隐约写着“守望者计划”。
翻开第一页,一张泛黄的照片滑落出来。
正是那枚徽章的原型。
我屏住呼吸,继续翻阅。里面有大量关于“A.K.L.”的研究记录,以及一份标有“第三只眼”的实验计划书。内容提及:“通过神经刺激与光影干预,激活人类潜意识中的‘第三只眼’,从而解构现实认知。”
我翻到最后一页,背面刻着一组数字: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