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配角的助力(1 / 2)

我猛地后退一步,盒子的盖子已经完全滑开,露出里面那块芯片和卡片。风从窗外灌进来,吹得桌上的文件轻轻翻动。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深吸一口气,快步走到电脑前重新开机。

屏幕亮起的一瞬间,我立刻调出监控系统。刚才断电时没有可疑人物进入这间办公室,也没有任何闯入记录。也就是说,那个“x9”并没有现身——至少不是以物理方式。

我把卡片小心地放进证物袋,又将芯片取出,插入读卡器。屏幕上跳出了一个加密界面,输入框空白着,等待密码。

我没有贸然尝试,而是将它收好,转身拿起对讲机:“市局那边有没有发现这个芯片对应的解密方式?”

“暂时没找到。”技术员的声音传来,“但从数据结构来看,它需要特定的触发指令才能解锁。”

我低头看了眼手中的袋子,心跳仍未平复。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林队发来的消息:**“回专案组,有新情况。”**

我抓起外套,把所有东西都带上,快步走出办公室。

夜色更深了,街道上几乎没有人影。出租车驶过一段空旷路段时,我看见路边的广告牌闪烁了一下,像是电压不稳造成的故障。但就在那一瞬间,我似乎看到某个熟悉的符号一闪而过——正是盒子上的图案。

我猛地回头,广告牌已经恢复正常,画面变成了一则饮料广告。

我攥紧了口袋里的证物袋,心口一阵发紧。

回到专案组已是凌晨两点。会议室里依旧灯火通明,老李、林队还有几位技术员围坐在长桌旁,桌上铺满了刚刚打印出来的分析报告。

“你回来了。”林队抬头,“我们刚收到市局传来的补充资料,那个盒子发送的数据中有一段被部分还原,内容涉及‘东岸’方向的坐标信息。”

我坐下来,把芯片的事简单汇报了一遍。

“也就是说,对方知道我们在追踪他们?”老李皱眉。

“不止。”我说,“他们……可能在试探我们。”

气氛一下子沉了下来。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敲门声。

“请进。”林队说。

门开了,走进来的是专案组的技术专家——老周。

他是个年近五十的男人,常年泡在技术科,很少参与外勤,但在密码学和古文字研究方面有着极深造诣。平时话不多,性格古怪,但只要他接手的任务,几乎没有失败的。

“我听说你们遇到了点麻烦。”他一边摘下眼镜擦拭,一边走到桌边,“关于那些符号的事。”

“你怎么知道的?”我惊讶。

“昨晚你离开后,技术科那边就把这些符号上传到数据库做比对。”他指了指桌上那份带有符号的文件,“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系统提示,觉得有点意思,就绕回来了。”

我心头一震。

“你能看懂这些?”林队问。

“不能全懂。”老周坐下,翻开笔记本,“但我可以试试。”

他从包里拿出一台便携式扫描仪,把那张带有符号的卡片放在设备下方。几秒后,屏幕上浮现出一张高精度的图像,符号被放大数倍,边缘清晰可见。

“这不是普通的图腾文。”他一边操作一边解释,“而是一种结合了仪式文化和现代密码学的编码方式。它的排列方式很特别,有些像古代祭祀铭文,但结构更复杂。”

“能破译吗?”我急切地问。

“可以。”老周点头,“不过需要时间。”

“多久?”

“如果只是一般破解,几个小时就能出结果。”他顿了顿,“但如果这是某种层级式加密,那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