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保罗书院小学部的入学测试,定在了一个周二上午。
前一天晚上,山顶道七号的氛围就有些不同。
沈成峰早早被阿萍督促着洗澡,换上了熨烫得笔挺的衬衫和崭新的灯芯绒裤子。
他坐在自己房间的书桌前,面前摊开何老师这几天重点给他复习的英文单词卡片和简单的数学题,小脸绷得紧紧的,手指无意识地抠着书桌边缘。
苏晚晴挺着肚子,由阿珍扶着走进来,坐在儿子床边。“成峰,别紧张,尽力就好。”她轻声说,想摸摸儿子的头,又怕打扰他。
沈成峰点点头,没说话,眼睛还盯着那些陌生的字母组合。何老师说过,考试会有听写、认读和简单的对话问答,数学是加减乘除和应用题。数学他不怕,在四九城的学校他算数一直很好,但英文……那些发音和写法总在他脑子里打架。
沈浪也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文件袋,里面装着沈成峰在内地的成绩证明、户口证明以及黄锡耀和陈向君分别出具的、措辞谨慎但分量十足的推荐信函。
“记住,会的题仔细做,不会的也别空着,写点步骤也好。英文尽力去听,去猜。”他语气沉稳,试图给儿子传递信心。
沈成峰又用力点点头。
第二天上午九点整,沈浪亲自开车送沈成峰到了学校。校门口已有几位家长带着孩子等候。看见沈浪,众人纷纷过来打招呼寒暄。
沈成峰紧紧抓着父亲的手,打量着那些穿着整齐、神情或自信或同样紧张的孩子,听着他们用他听不懂的粤语或流利的英文交谈,手心有些出汗。
一位年轻的男助教出来,用带着浓重粤语口音的普通话念了几个名字,沈成峰的名字也在其中。
沈浪拍拍儿子的肩膀:“去吧,爸爸在外面等你。”
沈成峰跟着其他几个孩子走进一间安静的教室。监考的是一位表情严肃的女老师,她先用英文说了一长串规则,语速不快,但沈成峰只听懂了几个零星的单词。
接着她又用粤语重复了一遍,最后才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简单说了重点:“不准讲话,不准偷看别人,写名字和班级,做完检查。”
试卷发下来,分英文和数学两份。英文卷子上有图画连线、单词填空、简单的句子阅读理解和几道听写题。数学卷子则是中英文对照的题目,这让他松了口气。
英文听力部分开始了。老师用英文念着单词和短句,要求写在卷子上对应的位置。沈成峰竖起耳朵,努力捕捉每一个音节。有些单词他依稀记得发音,比如“apple”、“book”、“cat”,能勉强写出来;有些则完全陌生,只能根据发音胡乱拼写。阅读部分,他连蒙带猜,把认识的单词组合起来试图理解句子的意思。填空题更是艰难,他只能凭感觉填上可能认识的词。
数学部分则顺利得多。加减乘除和应用题,虽然题目是英文描述的,但关键的数学符号和数字他看得懂。他迅速进入状态,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专注地解题,甚至提前完成了卷子。这让他找回了一些信心。
一个半小时的测试结束。沈成峰走出教室时,额头上有一层薄汗。沈浪迎上去,没多问,只递给他一瓶水:“辛苦了。”
等待结果的日子并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