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给弟弟盖房(1 / 2)

屋子里一片沉默,只有煤油灯芯燃烧时发出的轻微“噼啪”声。

两位干部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显得有些尴尬。

赵德柱清了清嗓子,带着浓重的东北口音:“沈同志,这个……队上也有难处。盖房,那是要砖瓦木料,要人工的,眼瞅着开春还有大会战,劳力实在是……”

“砖瓦木料,队上没有,我理解。”沈浪打断他,声音不高,却截断了赵德柱后面所有推诿的话头。

他放下酒碗,从军大衣的内袋里摸出一个厚厚的信封,轻轻放在炕桌上,推到两人面前。

他拍了拍信封,“不多,一点心意。给孩子们……尤其是给我们家沈涛,能搭个小窝棚吗?不用砖瓦,土坯就成!能挡风,能避雪,有个自己的地儿喘口气就成!地点……我看知青点后面那块空地就挺好,离牛棚不远,取水也方便。人工嘛……”

他目光扫过两人,“眼下地里没活,屯子里的老少爷们儿,闲着也是闲着,组织起来,就是一股子力气!就当……我们沈家,请大家伙儿帮个忙!这钱,算工钱,也算给队上添置点东西!”

那信封鼓鼓囊囊,分量不轻。赵德柱和王铁山的目光瞬间被粘住了。

赵德柱喉结滚动了一下,伸出手,迟疑地捏了捏信封的厚度,又和王铁山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眼神。

两人脸上的为难和推诿,像阳光下的薄雪,迅速地融化了,换上了一层心照不宣的、混合着盘算和松动的神情。

王铁山端起那碗二锅头,脸上堆起笑容:“哎呀,沈同志,你看你这话说的!太见外了!沈涛同志那也是我们靠山屯的知青,是革命队伍里的一员!关心知青生活,那也是我们队干部的责任嘛!”

他仰头把酒喝干,抹了把嘴,“那块空地,没问题!土坯嘛,现成的就有!劳力?包在我和支书身上!明天!就明天一早!保管把人给你吆喝齐了!咱东北爷们儿,干活就图个痛快!”

赵德柱也连忙端起碗,脸上笑开了花:“对对对!沈同志你放心!这事儿,我们队上管了!保证给孩子们整得明明白白的!” 酒碗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

第二天,天色刚蒙蒙亮,一层灰白的薄雾还笼罩着靠山屯。

知青点后面那块空地上,却已是人声鼎沸,热火朝天。

赵德柱和王铁山果然没有食言,几乎把屯子里能抽出来的壮劳力都吆喝来了。

十几条精壮的东北汉子,有的甩开膀子挥舞着大镐刨开冻得梆硬的土,有的推着独轮车“吱呀吱呀”地运送着挖开的泥土和从别处拉来的现成土坯,有的和泥、递坯,动作麻利。

沈浪也脱了那件厚棉袄,只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绒衣,袖子高高挽起,露出结实的小臂。

他亲自上手,和泥的动作干脆利落,垒土坯又快又稳,俨然是个老把式。

汗水顺着他棱角分明的脸颊流下,在寒冷的空气中蒸腾起淡淡的白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