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弟弟妹妹的反击(2 / 2)

“对!”沈涛眼睛一亮,“他最在乎名声,总想让人人都说他好,说他公正。咱们就让他‘出名’一回!”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昨天梅子你说小当有新头绳,秦淮茹刚领了补助金,这消息很重要。还有,我早就听傻柱跟人唠嗑时嘀咕过,说一大爷好像私下扣过别人寄给后院五保户吴奶奶的汇款单,虽然没证据……还有,他总偏心贾家,棒梗偷过三大爷家晾的萝卜干,一大爷就轻飘飘说了句‘孩子小不懂事’……”

两个半大孩子,开始把他们平时在院子里听到的、看到的、大人们或许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对易忠海的不满和议论,一点点拼凑起来。

沈涛负责梳理“罪状”,沈梅则发挥她小学生的特长——编顺口溜。

“一大爷,算盘精,好人好事他全赢……”沈梅咬着铅笔头,在哥哥的旧作业本背面涂涂改改。

“不行,不够狠。”沈涛摇头。

“一大爷,脸皮厚,专帮贾家把路铺?”

“有点意思,但不够清楚……”

兄妹俩嘀嘀咕咕,时而争执,时而偷笑,一个充满了“童真”报复意味的计划渐渐成形。最终,一首朗朗上口又精准打击的童谣诞生了:

> “一大爷,算盘精,

> 截了汇款充善心;(暗指克扣吴奶奶汇款传闻)

> 二大爷,烟袋冒,

> 跟着后头瞎吵吵;(讽刺刘海中没有主见)

> 三大爷,算盘珠,

> 自己儿子也交租;(调侃阎埠贵斤斤计较)

> 贾家嫂,眼泪掉,

> 补助金买新头套!(直指秦淮茹用补助金给女儿买头绳)

> 可怜傻柱没脑袋,

> 工资捐完饿肚肚!”

沈梅兴奋地小声念了几遍,越念越顺口。沈涛则仔细检查,确保每一句都基于他们观察到的“事实”(至少在他们看来),避免直接诬陷,同时又足够让易忠海颜面扫地。

“梅子,记住,你就跟平时和小伙伴跳皮筋、玩沙包的时候一样,装作不经意地念出来。别特意对着谁说,就当是自己新学的歌谣。”

沈涛叮嘱道,“尤其要在秦淮茹、阎埠贵他们家附近玩的时候念。”

“嗯!我知道啦!”沈梅用力点头,小脸上满是跃跃欲试的兴奋和一丝替哥哥报仇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