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号外以头版整版,刊登了苏白以生命为赌注、在相对安全位置拍摄到的那震撼一幕——硝烟弥漫的残破箭楼背景下,膏药旗与鬼子大佐被凌空轰碎的特写!标题触目惊心:
《毒雾难掩天日!一炮碎旗诛酋!膏药旗陨落处,即是倭寇止步洛阳之铁证!》
报道中,她饱含激情地写道:
“…当倭寇以最卑劣之毒气,妄图玷污我河山,摧垮我军民意志之时,洛阳城头,血旗之下,战神一怒,天威降临!一炮之威,精准如神罚!碎其联队之旗,诛其疯狂之酋!此一炮,非仅毙敌酋,更轰碎了倭寇不可战胜之神话,轰断了其染指中原之妄想!膏药旗落于洛阳城下,此乃天意昭昭!昭示着倭寇侵华之锋镝,至此——当折!
周大虎团长率独立团将士,以血肉与智勇,铸就了这道不可逾越的‘洛阳之墙’!其‘血旗不倒,鬼子休想’之誓言,已成现实!
山河见证,日月昭彰!倭寇之足,至此——止步!中华儿女,血战到底!还我河山,指日可待!”
文末,她再次全文刊载了那气壮山河的【破日·血誓】!
这报道如同燎原之火,瞬间燃遍全国!
洛阳,周大虎,血旗,成为了抗战精神的象征!“膏药旗止步洛阳”的寓意,深入人心,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血色的誓言!不屈的丰碑!
毒雾在军民的努力和风力的作用下渐渐散去。
夕阳的金辉再次洒满千疮百孔却依旧巍峨的洛阳城墙,照亮了那面屹立不倒、愈发鲜艳的【破日·血誓旗】。
周大虎站在城楼最高处,脚下是欢呼沸腾的军民,眼前是狼狈溃退的鬼子残影。他缓缓举起右拳,声音透过面具,依旧如同洪钟大吕,响彻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弟兄们!父老乡亲们!”
“鬼子最疯狂的毒气,最绝望的反扑,被咱们踩在了脚下!”
“他们的旗,在咱们洛阳城头——”
“碎!了!”
“这!就是侵略者的下场!”
“这!就是血旗的意志!”
“这!就是咱们的——”
他猛地转身,指向那面猎猎作响的血旗,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宣誓,如同战鼓:
“破!日!血!誓!”
城墙上,所有独立团将士,无论官兵,无论是否带着面具,都挺直了染血的脊梁,用尽全身的力气,将融入灵魂的誓言,化作震天的咆哮,与他们的团长,与这座不屈的城池,与这血染的夕阳,共同奏响这气壮山河的最终强音:
“山河破碎,国之将倾!”
“黄河泣血,长城怒鸣!”
……
“刀卷残阳,箭裂寒星!”
“宁碎头颅,不跪偷生!”
“杀杀杀!……”
“血债血偿,枪炮轰鸣!”
“还我河山,一片太平!”
“杀杀杀!!!!!!”
战士百姓,吼声如龙,气吞万里!
膏药旗的陨落,宣告着日军战略野心的破产。
而【破日·血誓旗】的屹立,则昭示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在周大虎的率领下,独立团与洛阳城,已成为抗战洪流中最坚硬的礁石,最耀眼的光芒!
最终的决战阴云正在汇聚,但血旗所指,胜利的曙光已刺破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