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雪中送炭的支援和薛岳的盛情,让独立团将士倍感振奋!
周大虎郑重回礼:“多谢薛长官厚意!周某及独立团,必不负所托,驰援长沙,共破敌酋!” 林玉宇立刻与陈子谦对接情报,规划最优行军路线。有了第九战区的官方接应和情报支持,南下的阻力将大大减小。
独立团一路血战、突破重围南下的消息,早已不是秘密。《大公报》战地记者苏白虽未能亲随,但通过秘密渠道和沿途见闻,一篇篇震撼的报道如同连珠炮般发出:
《血旗南指!周大虎部野狼峪反杀倭寇伏兵!》
《铁流千里!血旗军团连破日寇十三道封锁线!》
《伏牛山口血战!川军猛士王铁头重伤奇迹生还!独立团士气如虹!》(报道中巧妙暗示“重伤归队”的“奇迹”,引发无限遐想)
《薛岳将军遣使相迎!长沙保卫战再添强援!》
报道一出,举国振奋!
“周团长威武!血旗军团无敌!”
“千里驰援,这才是真正的抗战英雄!”
“王排长重伤不死,定是老天爷保佑忠勇之士!”
“薛长官慧眼识英雄!长沙有救了!”
街头巷尾,茶馆酒肆,百姓们争相传阅报纸,议论纷纷,对周大虎和独立团的崇拜达到了顶点。
“血旗军团”已成为抗战精神的象征,他们的每一步动向都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
冈村宁次看着报纸上周大虎的报道和“奇迹生还”的字眼,脸色铁青。“八嘎!又是‘奇迹’!又是他!周大虎…他的军队难道是打不死的吗?!” 恐慌和挫败感在日军高层蔓延。周大虎的南下,不仅严重破坏了他们在豫湘桂的部署(牵制了大量兵力),更如同一根毒刺,深深扎入了他们“加号作战”的心脏地带!
有了薛岳派来的向导和接应,有了沿途百姓箪食壶浆的支援(尽管独立团纪律严明,尽量不扰民,但百姓的热情难以阻挡),有了“奇迹”带来的高昂士气,独立团南下的速度大大加快。
周大虎骑在战马上,回望身后浴血杀出的重围之路,又看向前方烟波浩渺的荆楚大地。
王铁头策马跟在他身侧,精神抖擞。
林玉宇与陈子谦并肩而行,研究着地图。
张大山、赵鸿达、王承柱等将领,眼神中充满了新的战意。
“团长,前面就是襄阳地界了!渡过汉水,离长沙就更近了!” 陈子谦指着前方。
周大虎点了点头,目光锐利如鹰。他知道,越靠近长沙,战斗将越激烈。阿南惟畿的十二万大军,如同磨刀霍霍的猛兽,正等着他们。
他猛地一挥手:
“加快速度!”
“目标——”
“渡汉水!”
“向长沙!”
“血旗所指——”
“倭寇授首!”
“前进!”
铁流滚滚,战旗猎猎。
独立团将士们带着一路征尘、满身血火淬炼的锋芒,以及那“不死军团”不灭的意志,在薛岳将军的殷切期盼和全国人民的瞩目中,义无反顾地向着战云密布的长沙城,向着那场决定民族命运的终极战场,加速前进!湘江的怒涛声,已隐隐在耳畔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