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智能家居的赛博民俗起义(2 / 2)

春风天的四合院,林深看着天上的沙燕风筝直叹气:“老沈你说,要是风筝能自己飞,是不是就不用追着跑了?”沈砚舟正给风筝装传感器,头也不抬:“前儿看脑机接口新闻,有人用脑波控制无人机,要不咱搞个‘意念风筝’?”

他们找来了航空学院的学生,在胡同里支起了“脑波风筝摊”。退休的马大爷第一个试戴脑电帽:“小伙子,我这脑子能让风筝翻跟头不?”戴上设备后,马大爷想着“左转”,天上的风筝果然画了个弧线;想着“转圈”,风筝就开始螺旋上升。“乖乖,比遥控飞机还灵!”马大爷笑得满脸褶子。

“脑波风筝艺术节”吸引了各路高手。有程序员用代码优化脑波信号,让风筝排出二进制代码;有京剧票友边放风筝边哼唱腔,风筝居然摆出脸谱图案。最感人的是“隔代共舞”——孙子在学校用脑机接口控制风筝,爷爷在胡同里同步调整线轴,爷孙俩靠脑波连线让风筝在空中“跳交谊舞”。

“现在跟老伴吵架,她一生气我脑波就乱,风筝准掉下来!”马大爷摘了脑电帽直擦汗。林深调试设备时发现,连胡同里的猫盯着风筝看,脑电帽都会有反应:“看来这玩意儿连动物都能测。”沈砚舟给围观的小孩发脑电帽贴纸:“未来放风筝不用手,动脑子就行,比打游戏还过瘾。”现在每到春风天,胡同上空飘满了用脑波控制的风筝,有摆出心形的,有排出“2025”字样的,路过的年轻人都笑称“大爷们在天上写代码”。

06 快递柜的赛博朋克画廊

晚高峰的小区楼下,林深对着塞满快递的柜子骂街:“老沈你看,这快递柜比故宫还难进,取个件跟闯关似的!”沈砚舟正用手机扫柜门上的划痕,突然把屏幕怼到林深脸上:“快看!每个快递柜的划痕都不一样,像抽象画!”

他们联合物流公司搞了个“柜面画廊”计划。首批改造的是小区快递柜——柜门上的划痕被3d扫描后,用AI生成艺术图案:深划痕变成梵高的星空,浅划痕化作莫奈的睡莲。更绝的是“快递柜弹幕”:取件时屏幕会显示同小区其他人的取件留言,有“求邻居帮拿快递”的,有“吐槽快递员放错柜”的,像在看弹幕视频。

“我家楼下的快递柜现在是《蒙娜丽莎》!”上班族小李举着取件码拍照。项目还推出“柜面涂鸦大赛”,居民可以用专用笔在柜面创作,AI会实时把涂鸦转化为3d图案。有次幼儿园小朋友集体在柜面画了满屏太阳,结果第二天快递柜真的加装了太阳能板,家长们都说“小孩的画比设计师还管用”。

“现在取快递像逛美术馆,”林深摸着柜面上的星空图案感慨,“连取件码都变成艺术密码了。”沈砚舟给快递柜贴反光贴纸:“我们要让快递柜从钢铁盒子变成城市画布,比广告牌好看。”现在每到傍晚,小区楼下的快递柜前都有人打卡拍照,老太太们取完快递还要在柜面画个笑脸,说这比跳广场舞还有成就感。

07 社区超市的元宇宙选品会

周末逛超市,林深看着货架上的网红零食直摇头:“老沈你说,这些玩意儿都是咋选出来的?我奶奶肯定不爱吃。”沈砚舟正用手机扫商品条码,突然跳起来:“昨儿看元宇宙发布会,有人在虚拟超市试吃,要不咱让大妈们在元宇宙选商品?”

他们联合超市搞了个“元宇宙选品中心”。在社区活动中心搭了个VR超市,退休的张大妈第一个戴上眼镜:“乖乖,我咋看见三十年前的麦乳精了?”眼镜里的虚拟货架上,既有老商品也有新品,大妈们可以随便“试吃”——点击虚拟包装,对应的气味和口感会通过嗅觉装置释放出来。

“元宇宙选品会”火遍全网。有大妈团队给虚拟货架重新摆货,把保健品全挪到老年人方便够到的地方;有大爷们给新品打分,说“这网红薯片不如我家腌萝卜”。最绝的是“跨代选品战”——年轻人在元宇宙推新品,老年人给老商品投票,结果某款被淘汰的橘子罐头居然复活了,销量比网红零食还高。

“我在元宇宙把超市重新摆了一遍!”张大妈摘下眼镜直喘气。林深调试嗅觉装置时发现,连路过的狗闻到虚拟烤肉味都会流口水:“看来这玩意儿能骗动物。”沈砚舟给参与者发虚拟购物券:“未来逛超市不用出门,在元宇宙就能试吃遍全球,比代购靠谱。”现在每个周末,社区活动中心的元宇宙超市就排着长队,老太太们戴着眼镜在虚拟世界挑挑拣拣,说这比真逛超市还累但更过瘾。

08 胡同里的量子比特路灯诗会

深夜走在胡同里,林深被忽明忽暗的路灯吓一跳:“老沈你看,这路灯比鬼火还瘆人,能不能让它整点文艺的?”沈砚舟正用手机查量子比特数据,突然把屏幕怼到林深脸上:“快看!量子比特的波动跟诗歌节奏很像,要不咱让路灯读诗?”

他们找来了诗人老王,在胡同里装了一排“量子路灯”。当第一个路灯在雨夜响起时,路过的李叔差点把伞扔了:“这灯咋回事?‘天街小雨润如酥’,说得还挺应景!”原来路灯会根据量子比特的实时数据选诗——比特稳定时读田园诗,波动大时读现代诗,叠加态时就随机混搭。

“量子诗会”成了胡同新景。有次暴雨夜,所有路灯都在读杜甫的《春夜喜雨》,雨点打在灯罩上,跟诗句节奏神同步;还有次晴天,路灯突然集体读起了徐志摩,路过的情侣都说“比情书还浪漫”。最绝的是“全民写诗机”,居民扫码就能往路灯里传诗,有大爷写“胡同里的猫,偷了我的鱼干跑”,居然被路灯播放了一整晚。

“现在走夜路不怕了,路灯比老伴还能唠嗑!”李叔摸着路灯笑。林深调试设备时发现,连树上的鸟叫都能影响路灯的选诗:“看来这玩意儿能听懂鸟语。”沈砚舟给路灯贴二维码:“我们要让量子物理从实验室走进胡同,比教科书好懂。”现在每到晚上,胡同里的路灯就成了移动诗墙,老太太们散步时会特意路过听诗,说这比跳广场舞还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