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攻占南昌(2 / 2)

龙吟三国 小川流水 1531 字 2天前

孙策点头:“善!就依公瑾、贺齐之策!贺齐听令!”

“末将在!”

“命你为平越校尉,总督豫章、会稽南部山越事宜!拨予精兵五千,钱粮布帛盐铁无算!许你临机决断之权!对顽抗者,杀无赦!对归顺者,厚待之!务必在一年之内,肃清两郡腹地主要山越之患,打通南进临海、建安之通道!”

“末将领命!必不负主公所托!”贺齐声如洪钟,眼中闪烁着建功立业的渴望。

“另,”孙策看向吕范,“子衡(吕范字),着你辅佐贺齐,专司招抚、联络、筑城、安置归化山越事宜!务求稳妥,使其安居乐业,为我江东屏障!”

“范,领命!”吕范躬身应道。

战略既定,贺齐与吕范这对军政搭档,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工作。贺齐精选悍卒,配备利于山地作战的短兵、劲弩,进行针对性训练。吕范则组织文吏、工匠,调拨物资,准备用于赏赐和交易的货物,并规划在关键隘口修筑堡垒(史称“贺齐营”)和屯田点的位置。

一场针对山越的、规模宏大的“剿抚并进”行动,在豫章、会稽南部的崇山峻岭间悄然展开。贺齐的军队时而如同山岳般沉稳推进,筑城立寨;时而又如同雷霆般迅猛出击,围剿顽抗的山越山寨。吕范则紧随其后,带着丰厚的礼物和诚恳的承诺,深入一个又一个部落,与酋长们歃血为盟,赐予官印绶带,划定自治区域,编练山越兵。

恩威并施之下,效果显着。不少中小部落慑于贺齐兵威,又贪图官府赐予的盐铁布帛等稀缺物资,纷纷归附。少数负隅顽抗的大部落,如豫章南部的彭材、会稽南部的费栈等,在贺齐的精心谋划和雷霆打击下,相继被攻破山寨,酋首授首,部众或被歼灭,或被强制迁徙安置。

随着一座座“贺齐营”在险要山口拔地而起,一片片屯田在山间谷地开辟出来,归化的山越部落被纳入官府管理,江东政权对南部山区的控制力大大增强。一条通往更南方——临海、建安(今福建)的通道,也在血与火的交织、恩威的并施中被逐渐打通、稳固。

当豫章平原的稻浪再次翻涌金黄,当会稽山间的“贺齐营”升起袅袅炊烟,孙策站在翻修一新的南昌城头,眺望着他治下辽阔的江东大地。从吴郡起兵,短短数年,丹阳、吴郡、会稽、庐江、豫章,江东五郡,尽入囊中!广陵的挫折,已成霸业路上的磨刀石;山越的桀骜,正化为开疆拓土的助力。

周瑜立于身侧,白衣依旧,目光深邃,望向更远的西方和北方:“伯符,五郡归一,根基已成!府库充盈,带甲十万,舟师纵横大江!此乃龙腾之基,虎视寰宇之时!”

孙策左手按着冰冷的城垛,感受着掌心传来的坚实触感,一股气吞山河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他仿佛看到了长江中游的荆州刘表,看到了中原大地上的曹操、罗业、袁绍,看到了更遥远的未来。

“公瑾,”孙策的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如同江涛拍岸,“传令三军,休养生息,厉兵秣马!广布恩德,招纳贤才!待南疆彻底稳固,山越尽归王化… 这浩瀚神州,该听听我江东孙伯符的声音了!”

南昌城头,“孙”字大旗在猎猎江风中傲然招展。江东猛虎,已蓄足气力,磨利爪牙,其目光所及,已非一城一地,而是那风云激荡的整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