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暗流涌动(2 / 2)

陈璐眼睛发亮:“如果能复原这台磨床,我们就能接高精度模具订单,利润至少翻倍!”她突然皱眉,“不过图纸缺了关键的电控部分,还有液压系统的参数...”

“找王师傅他们!”林夏抓起图纸,“老一代工程师说不定记得。”

晚上19:00

王师傅的宿舍里,三位老技师围坐在台灯下。当看到图纸时,老李突然哽咽:“这是我们当年熬夜画的,张工为了算静压轴承的油膜厚度,三天没合眼...”

“张工?”林夏追问,“是张成的父亲?”

王师傅点点头:“老张总工程师,为了这台磨床累出心脏病,去世那年才48岁。后来张成进工厂,非要把项目资料锁起来,说什么‘没用的老古董’...”

林夏与陈璐对视。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老人们沟壑纵横的脸上,图纸上的线条仿佛活了过来,勾勒出一代人的热血与遗憾。

深夜22:45

李明在办公室审核技改预算,突然接到门卫电话:“李厂长,有个姓张的老太太要找您,说是...张成的母亲。”

他下楼时,看见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坐在传达室,鬓角全白。“李经理,”她颤抖着抓住他的手,“我儿子不懂事,您能不能跟陈老板说说,别送他去坐牢?他爸走得早,我就这么一个儿子...”

李明鼻子发酸,却只能轻轻掰开老人的手:“阿姨,张成做的事,伤害的是几百个工人的生计。如果这次算了,以后谁还会遵守规矩?”

老人突然剧烈咳嗽,从口袋里摸出个铁皮盒——里面是治疗心脏病的速效救心丸。李明立刻扶她坐下,倒了杯热水。

“当年我老伴儿走的时候,”老人抹着眼泪,“手里还攥着磨床的设计图。他说,那是他这辈子最骄傲的作品...后来张成把图纸都卖了,换了辆豪车...”

李明猛地抬头:“卖了?卖给谁?”

“好像是...什么科技公司,”老人皱眉回忆,“在深圳,叫‘中科锐新’还是‘中科瑞信’?”

凌晨一点,李明在电脑前搜索“中科瑞信”。工商信息显示,该公司大股东之一,赫然是陈建国的小舅子。他摸出周敏给的信封,找到那张50万转账单——收款人正是中科瑞信的财务总监。

窗外,秋雨淅淅沥沥。李明拨通林夏的电话,响了三声后接通,那头传来窸窣的翻动纸张声:“我刚整理完磨床图纸,发现关键参数被人篡改过...你听起来很累,怎么了?”

“没事,”李明揉了揉眉心,“早点睡,明天还要开技改会。”他挂断电话,望着窗外模糊的厂区招牌,突然想起王师傅说过的话:恒远的齿轮,从来不该由蛀虫来转动。

这一夜,有人在忏悔,有人在算计,有人在揭开尘封的真相。而黎明的风,已经带着变革的气息,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