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朝堂稳定,新皇登基(1 / 2)

盛元皇宫,金銮殿。

朝阳初升,金砖铺就的殿前广场上旌旗招展。年仅十四岁的萧景琰身着十二章纹冕服,稚气未脱的面容上满是庄重。在他身后,萧惊鸿一袭玄色蟒袍,金瞳如炬;楚璃白衣胜雪,腰悬太虚龙镜。

\"吉时已到——\"礼部尚书高唱。

钟鼓齐鸣中,小皇帝稳步踏上玉阶。当他转身落座的刹那,整座皇城地脉突然震动,九道金光自地底冲天而起,在空中交织成盛大华盖!

\"九龙护主!\"百官惊呼,\"天佑盛元!\"

萧惊鸿与楚璃相视一笑——这正是他们昨夜暗中布下的\"九霄护国阵\",以防天道余孽趁机作乱。

\"众卿平身。\"萧景琰声音清朗,竟有几分先帝风采,\"朕年幼登基,全赖靖王叔与楚首座辅佐。今日特颁三道圣旨。\"

侍监总管展开第一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封靖王萧惊鸿为摄政王,总领朝政;晋楚璃为太虚国师,秩同亲王...\"

第二道旨意更是石破天惊:废除世袭爵位,改设功勋制;削减赋税,广开科举!

当第三道圣旨宣布将在各州设立太虚学院分院时,几位老臣终于忍不住出列反对:

\"陛下!祖制不可轻废啊!\"

\"玄术岂可轻传民间?\"

萧景琰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诸位爱卿,可认得此物?\"

竹简展开,赫然是先帝笔迹:\"变法图强,唯才是举。\"

铁证如山,老臣们讪讪退下。楚璃适时上前:\"诸位放心,太虚学院首重德行。\"她太虚龙镜一转,映出各州分院景象,\"首批弟子已在候考。\"

镜中,寒门学子与世家子弟同场竞技,武者与玄修互相切磋。最令人震惊的是,安澜、启云等国的年轻修士也位列其中!

\"这...\"老丞相瞠目结舌。

萧惊鸿朗声道:\"天下英才入吾彀中,方为长治久安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