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中北部,有一座融合历史底蕴与自然风光的城市——忻州。它北隔长城与云朔相望,南界石岭连通太原,西临黄河遥看陕蒙,东倚太行连接京冀,总面积达.71平方公里 ,下辖1个市辖区(忻府区)、1个县级市(原平市)以及12个县(定襄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如一幅展开的宏大画卷,每一处都蕴含独特魅力。
一、政治经济新貌
作为山西省的重要地级市,忻州在区域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市政府位于忻府区长征街21号,积极推动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在经济领域,忻州近年来成绩显着,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43.4亿元 。
农业上,忻州拥有944万亩耕地,地处北纬38度“黄金带”,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杂粮之都”,以藜麦、红芸豆、亚麻籽为主的杂粮产品畅销全国。原平酥梨、代州黄酒等特优农产品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为农业经济增长注入活力。
工业方面,忻州是产业结构较单一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矿产资源丰富,富含煤炭、铁矿、铝矿、金矿等。2024年原煤产量1.05亿吨,连续4年稳定在1亿吨以上,煤炭先进产能占比96.43%,全省排名第一;电力总装机规模突破200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达到1265.69万千瓦,装机总量连续6年稳居全省第一 ,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服务业蓬勃发展,五台山、雁门关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带动了文旅产业,2024年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忻州6处取景,占全国总数1\/6、全省总数22%以上,提升了忻州的知名度,吸引大量游客,促进旅游消费。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忻州历史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虞舜时期属并州领地,夏商周归冀州管辖,战国时地处赵国。秦时大部分区域属太原郡,汉初正式建县,北魏时改设肆州。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境域始称忻州,此后历经唐、宋、金、元,虽几度兴衰,但地域文化不断沉淀。明朝建国后,区域设置逐渐稳定,清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设立忻县专区、忻县地区、忻州地区,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忻州地区和县级忻州市,设立地级忻州市。
这片土地孕育了众多历史名人。西汉的班婕妤,出身功勋世家,才貌双全,文学造诣颇高,其作品展现出非凡才情与智慧,如《团扇歌》,词句优美,情感细腻,在古代文学史上留下独特印记。金末元初的元好问,是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诗、文、词、曲皆擅,其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雄浑豪迈之作,又有婉约细腻之篇,《摸鱼儿·雁丘词》中“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成为千古名句,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元代戏曲家白朴,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创作的《墙头马上》《梧桐雨》等杂剧,以其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成为元杂剧的经典之作,至今在戏曲舞台上常演不衰。清代的徐继畲,是着名的地理学家、思想家,所着《瀛寰志略》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地理的着作,开阔了国人视野,对近代中国思想启蒙意义重大。
忻州也是民歌的海洋、二人台的故乡,素有“民间艺术之乡”“摔跤之乡”“八音之乡”“北方民歌之乡”等美誉。当地民歌旋律优美,歌词质朴,如《走西口》,以其凄婉动人的曲调,讲述了晋北人民外出谋生的艰辛,唱出了离别的愁绪与对生活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百姓生活状态。二人台则是融合了民歌、舞蹈、说唱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地方戏曲,表演生动活泼,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像《打金钱》等经典剧目,通过诙谐幽默的表演,展现了晋北地区的民俗风情。
三、自然与人文风貌
忻州山岳纵横,地貌多样。东部、北部、南部多为石质山区,西部、西北部多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中间是一小部分断陷盆地。山区、丘陵区、盆地平川区面积分别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53.5%、35.96%、10.54%。境内主要山脉有恒山、五台山、太行山、系舟山、管涔山、芦芽山、云中山等,五台山的叶斗峰海拔3058米,是境内最高峰;定襄县滹沱河谷地海拔570米,为最低点,相对高差达2488米 。主要河流有黄河、汾河、滹沱河、恢河、牧马河、云中河、岚漪河等,黄河是过境河,汾河属黄河水系,滹沱河属海河水系,三条主要河流形成完整的三大流域。
这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五台山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有众多古刹,如五爷庙,终年香火旺盛,信徒和游客络绎不绝,其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佛教文化与艺术精髓;菩萨顶的建筑气势恢宏,红墙黄瓦,彰显皇家寺庙的尊贵气派。雁门关是明代长城的重要关隘,瓮城、点将台等遗址保存完好,站在关城之上,仿佛能看到古代金戈铁马的战争场景,感受其重要的军事地位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芦芽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万年冰洞、悬崖栈道、马伦草原三大奇观。万年冰洞四季冰封,洞内冰柱、冰帘、冰笋等形态各异,在灯光映照下如梦如幻;悬崖栈道镶嵌在悬崖峭壁之上,惊险刺激,考验着游客的勇气;马伦草原广袤无垠,绿草如茵,牛马成群,是大自然赐予的天然牧场。
忻州古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至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古城内保存大量明清时期古建筑,城墙巍峨耸立,登上城墙可俯瞰古城全景;钟楼古朴庄重,是古城的重要象征;文庙庄严肃穆,是古代文人求学问道的场所,体现了忻州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泰山庙巷是美食聚集地,汇聚了保德碗托、刀削面等地道山西小吃。保德碗托口感爽滑,配上辣椒、醋等调料,酸辣可口;刀削面面条中间厚两边薄,形状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秀容书院是古城的文化地标,夜晚常有非遗表演,如打铁花,铁水在击打之下绽放成绚丽的火花,似天女散花,又像泼金撒银,为古城增添浓厚文化氛围。
四、各县特色风采
1. 忻府区:作为忻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秀容书院、忻州古城等景点。秀容书院是忻州文化教育的象征,保存大量古建筑和文物,见证了忻州的教育发展历程。忻州古城热闹繁华,九街十八巷商铺林立,游客可品尝当地美食,购买特色手工艺品,感受浓郁生活气息。美食有定襄蒸肉,以猪肉、土豆和淀粉为原料,经多道工序蒸制而成,肉质鲜嫩,口感软糯,香气扑鼻。
2. 原平市: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崞阳文庙规模宏大,建筑精美,是原平文化的重要象征。天涯山风景区自然景观独特,由天涯峰和莲花峰组成,峰峦奇特,松柏翠绿,还有石鼓神祠等人文景观,历史悠久,传说动人。原平锅魁是特色美食,有甜、咸两种口味,甜锅魁香甜可口,咸锅魁酥脆咸香,深受当地人喜爱。
3. 定襄县:历史文化悠久,有阎锡山故居,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元素,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展示了当时的建筑工艺和文化特色。河边民俗博物馆陈列大量民俗文物,反映了定襄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定襄蒸肉、定襄荞面河捞是当地特色美食,荞面河捞口感筋道,配上羊肉臊子,味道鲜美。
4. 五台县:因五台山而闻名,五台山是世界文化遗产,有众多佛教寺庙,佛光寺是五台山着名寺庙之一,寺内唐代建筑、雕塑、壁画等具有极高艺术价值,被梁思成先生称为“中国第一国宝”。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其建筑风格简洁古朴,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点。五台万卷酥是特色美食,外皮酥脆,内馅软糯,甜而不腻。
5. 代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雁门关、代县文庙等景点。雁门关是古代军事要塞,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称,见证了无数战争,留下许多历史故事和传说。代县文庙是华北最大的县级文庙,建筑规模宏大,保存完好,是研究古代建筑和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代县熬鱼是特色美食,以当地新鲜鱼类为原料,经独特烹饪工艺制作而成,鱼肉鲜嫩,汤汁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