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太原市《阳曲县》(1 / 2)

阳曲县,这座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县城,它作为省城太原上风上水的“北大门”,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文化、秀美的自然风光和诱人的美食特产,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一、县域概况

阳曲县全县国土面积2084.08平方公里 ,占太原市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是省城太原第一面积大县。它下辖4镇5乡1社区中心,98个行政村30个居委会(其中12个城市居委会、18个农村居委会)。这里不仅地域广阔,而且人口构成丰富,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12.64万人,众多勤劳善良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一)乡镇简介

1. 黄寨镇:作为阳曲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黄寨镇交通十分便利,阳兴大道、卧虎山快速路直通省城。镇内基础设施完善,商业繁荣,有各类超市、商场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教育资源也较为丰富,有多所中小学,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黄寨镇还拥有众多的文化娱乐设施,如电影院、文化馆等,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黄寨镇周边有许多农业产业园区,种植着各种蔬菜、水果,是阳曲县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地之一。

2. 大盂镇:大盂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镇内的三畛村发源于北宋年间,王姓始祖为太原王氏后裔,因距“安生都”有三畛地而得名,寓意“三阳开泰”与“田中珍宝”。明清时期,王氏家族进入鼎盛,居官经商者达140余人,人才辈出,商铺遍布多地。如今,三畛村还保留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这些建筑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大盂镇还是阳曲县的农业大镇,主要种植玉米、谷子、高粱等农作物,农产品品质优良,畅销周边地区。

3. 东黄水镇:东黄水镇自然风光优美,境内有杨兴河穿流而过,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这里的生态环境十分宜人,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东黄水镇的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拥有一些小型工厂,主要生产建材、机械配件等产品,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此外,东黄水镇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每年都会举办各种传统节日活动,如庙会、社火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4. 泥屯镇:泥屯镇以其独特的农业产业而闻名。这里的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非常适合种植蔬菜和水果。泥屯镇的蔬菜种植面积广阔,品种繁多,有黄瓜、西红柿、茄子等,所产蔬菜绿色环保,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泥屯镇还大力发展水果种植,主要有苹果、梨、桃等,每到水果成熟的季节,漫山遍野果香四溢,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采摘。同时,泥屯镇注重农业产业的深加工,建立了一些农产品加工厂,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5. 高村乡:高村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太佳、大运、太阳三条高速在附近交汇。高村乡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农业方面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畜牧业则以养殖牛、羊、猪等家畜为主。高村乡的畜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规模化养殖,所产肉类产品品质优良,供应到周边城市的市场。此外,高村乡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利用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开发了一些农家乐项目,让游客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

6. 凌井店乡:凌井店乡地处山区,自然风光秀丽,森林资源丰富。这里空气清新,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凌井店乡的主要经济产业为林业和农业,林业方面,种植了大量的松树、柏树等树木,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了贡献。农业方面,主要种植土豆、莜麦等农作物,这些农作物适应山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产量稳定。凌井店乡还拥有一些独特的自然资源,如溶洞、瀑布等,具有一定的旅游开发价值。

7. 西凌井乡:西凌井乡位于阳曲县西部山区,地势较高,气候凉爽。这里的自然风光原始古朴,有许多珍稀的动植物资源。西凌井乡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要产业,农业方面主要种植杂粮,如谷子、豆类等,这些杂粮绿色无污染,营养丰富。旅游业方面,西凌井乡利用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开发了一些徒步旅行线路和露营基地,吸引了众多户外运动爱好者前来体验。此外,西凌井乡还有一些古老的村落,保存着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民俗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8. 侯村乡:侯村乡历史文化悠久,拥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乡内的青龙古镇是全国集农耕、商贸、文化、军事于一体的北方明清古建筑群,是丝绸之路、万里茶道的必经之地。古镇内的建筑风格独特,保存完好,有许多明清时期的民居、店铺、庙宇等,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侯村乡还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举办了许多文化活动,如民俗文化节、书画展览等,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9. 杨兴乡:杨兴乡地处偏远山区,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有许多野生动物栖息。杨兴乡以农业和林业为主要产业,农业方面主要种植中药材,如黄芪、党参等,这些中药材品质优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林业方面,杨兴乡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保护森林资源,同时还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如养殖家禽、种植菌类等。此外,杨兴乡还有一些红色文化资源,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阳曲县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当时属晋。晋顷公十二年(前514),晋盂邑即为今大盂一带。战国时,在今黄寨镇黄寨村东置狼孟,为赵邑。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置狼孟县,隶属太原郡。西汉复置盂县,时阳曲为狼孟、盂、汾阳三县地,先后隶属韩国、代国、太原国。此后历经朝代更迭,阳曲县的建置和名称多次变化。

唐武德初,改抚城县为乌河县,三年(620),分阳直县地置汾阳县。七年(624),废阳直县,改汾阳县为阳曲县。贞观元年(627),乌河县并入盂县,洛阴县并入阳曲县。自此,县境统称阳曲县,唐初属并州太原郡,开元十一年(723)后属太原府。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北汉降宋,阳曲县经历了州治和县治的迁移。金天会年间,阳曲县治移入府城,为太原府治所在地,属河东北路太原府。元世祖二十七年(1290),阳曲县先后属太原路、冀宁路,为路治所在地。明洪武年间,阳曲县城成为山西行中书省等治所驻地。清袭明制,以阳曲县城为省会,并保留太原府建置,阳曲县为府直隶县。

中华民国初,阳曲属冀宁道,省直辖县,县衙驻府城皇华馆。民国16年(1927),废道,阳曲县为山西省会、一等县。民国时期,阳曲县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在抗日战争时期,更是出现了多个抗日民主政府并存的局面。1948年,东、西阳曲县民主政府合并,成立阳曲县人民政府,1958年,阳曲县划归太原市,此后建置归属再无变化。

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阳曲县孕育出了灿烂的文化。这里曾培育出了一批治国安邦的文臣武将和精于诗章的墨客文人,如三国时期魏国名将郭淮,他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多次抵御外敌入侵,为魏国的稳定和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唐代名臣“神探”狄仁杰,以其公正廉明、断案如神而闻名于世,他的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了中国古代清官的代表人物;一生经历唐朝四代君主,四代为臣的郭子仪,他在安史之乱中挺身而出,率领唐军平定叛乱,挽救了唐朝的危局,被誉为“再造唐朝”的功臣;宋代名将呼延赞,英勇善战,其忠勇的形象深入人心;明末清初“奇人”傅山,不仅在医学、书法、绘画等领域有着极高的造诣,还具有高尚的民族气节,深受后人敬仰;“中国人民银行”书写者马文蔚,他的书法作品为人民币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些历史人物,为阳曲县的文化脉络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必游景点

(一)自然景观

1. 玉泉谷: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一处亲近自然的绝佳之地。这里植被茂密,空气清新,仿佛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漫步在玉泉谷中,山间小路蜿蜒曲折,路旁花草丛生,五彩斑斓的花朵竞相开放,散发出阵阵芬芳。清澈的溪流沿着山谷潺潺流淌,溪水清澈见底,水中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弋。溪边的石头上布满了青苔,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玉泉谷不仅白天景色迷人,夜晚更是别有一番韵味。当夜幕降临,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璀璨的星星闪烁着,仿佛触手可及,让人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和宁静。在这里,你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2. 三郎洞:三郎洞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这里山峦起伏,奇峰罗列,有的山峰像利剑直插云霄,有的山峰像骆驼静卧大地。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漫山遍野的野花盛开,红的、黄的、紫的,争奇斗艳,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夏天,绿树成荫,凉爽宜人,是避暑的好去处;秋天,树叶变得五彩斑斓,红枫似火,银杏金黄,整个山林仿佛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冬天,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山峰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雄伟壮观。景区内还有许多瀑布和清泉,瀑布从高处飞泻而下,如银河落九天,气势磅礴,溅起的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一道道美丽的彩虹。清泉则清澈甘甜,掬一捧泉水喝下,沁人心脾,让人倍感清爽。

(二)人文景观

1. 太原方特东方神画:这是一个集高科技游乐项目与传统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主题乐园。踏入园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的东方世界。在这里,你可以乘坐各种高科技游乐设施,如过山车、跳楼机、大摆锤等,感受刺激与欢乐。同时,还能通过各种沉浸式的体验项目,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比如“女娲补天”项目,利用高科技的光影技术和特效,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女娲拯救世界的惊险历程;“千古风华”项目,则通过巨幕影院,展示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魅力,从敦煌壁画到清明上河图,一幅幅精美的画作在眼前徐徐展开,让人仿佛置身于艺术的殿堂。此外,园区内还有许多表演和互动节目,如杂技表演、民俗舞蹈等,让游客在欢笑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青龙古镇:作为全国集农耕、商贸、文化、军事于一体的北方明清古建筑群,青龙古镇是丝绸之路、万里茶道的必经之地。古镇内的建筑风格独特,保存完好,有许多明清时期的民居、店铺、庙宇等。这些建筑大多采用砖木结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工艺精湛。漫步在古镇的青石板路上,仿佛能听到当年商贾往来的喧嚣声。古镇的布局呈“龙”形,龙头、龙身、龙尾栩栩如生,寓意着吉祥如意。古镇内还有许多传统文化展示馆,如民俗博物馆、农耕文化馆等,展示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让游客深入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智慧。此外,古镇还会举办各种传统节日活动,如春节的庙会、元宵节的花灯会等,届时,古镇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充满了浓郁的节日氛围。

四、古刹寺庙道观

1. 三藏寺:这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殿堂雄伟,香火鼎盛,是祈福求愿的圣地。三藏寺始建于唐代,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如今依然保留着古朴的建筑风格。寺庙内的大雄宝殿气势恢宏,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等佛像,佛像庄严肃穆,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寺内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佛教经典,如唐代的石碑、明代的藏经等,这些文物和经典对于研究佛教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此外,三藏寺的环境清幽宁静,寺内绿树成荫,花草繁茂,是一个修行和冥想的好地方。每年都有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拜祈福,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2. 徘徊寺:作为阳曲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徘徊寺历经多次修葺,依然保留着古朴的建筑风格。徘徊寺的建筑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寺内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建筑。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三世佛,佛像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寺内的壁画也十分精美,内容丰富,有佛教故事、神话传说等,这些壁画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徘徊寺周围的自然风光也十分优美,山峦环抱,绿树成荫,寺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溪水潺潺,为寺庙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祥和。每到节假日,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感受这座古老寺庙的独特魅力。

3. 阳曲轩辕庙:为纪念中华始祖轩辕黄帝而建,古建筑保存完好,历史气息浓厚。轩辕庙的建筑风格庄重古朴,庙内供奉着轩辕黄帝的雕像,雕像高大威严,展现了黄帝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的伟大形象。庙内还有许多碑刻和匾额,记载了轩辕黄帝的功绩和后人对他的敬仰之情。轩辕庙不仅是一个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每年都会有许多人前来祭祀黄帝,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

五、历史遗址

南高庄城址是保存完整的明代城堡,是研究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实物资料。这座城堡呈方形,城墙高大厚实,设有城门、城楼、角楼等防御设施。城门采用砖石结构,十分坚固,门上有厚重的铁门,用于抵御外敌入侵。城楼上设有了望孔和射箭口,士兵可以在这里观察城外的情况,并向敌人射箭攻击。角楼则位于城墙的四角,居高临下,能够有效地控制城堡周围的区域。城堡内的布局合理,有街道、民居、仓库等建筑。街道宽敞平坦,民居错落有致,仓库用于储存粮食和物资。南高庄城址对于研究明代的军事、建筑、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吸引了许多历史爱好者和考古学家前来参观研究。

六、民俗风情

阳曲县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每年春节期间,这里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庙会上有各种传统的民俗表演,如舞龙舞狮、踩高跷、划旱船等。舞龙舞狮表演中,巨龙和雄狮在表演者的舞动下,活灵活现,时而腾跃,时而盘旋,赢得观众阵阵喝彩;踩高跷的表演者脚踩高跷,身着鲜艳的服装,做出各种惊险的动作,让人惊叹不已;划旱船的表演者则模仿划船的动作,在陆地上穿梭自如,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此外,庙会上还有各种美食和手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

在元宵节,阳曲县会举办花灯会,各式各样的花灯挂满了大街小巷,有动物形状的花灯,如兔子灯、龙灯、凤凰灯等,栩栩如生;有花卉形状的花灯,如荷花灯、牡丹灯、菊花灯等,娇艳欲滴;还有人物形状的花灯,如孙悟空灯、猪八戒灯、嫦娥灯等,形态各异。花灯会上还有猜灯谜的活动,人们一边欣赏花灯,一边猜灯谜,其乐融融。

阳曲县的民间艺术也独具特色,如剪纸、面塑等。剪纸艺人用一把剪刀和一张纸,就能剪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如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这些剪纸作品线条流畅,造型逼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面塑则是用面粉制作成各种形状的艺术品,如寿桃、动物、人物等,面塑作品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常用于庆祝节日和婚礼等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