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县地势北高南低,西北东南向倾斜,呈梯状分布,地貌类型丰富多样,有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北部为山地,属燕山山脉,群山起伏,峰峦叠嶂,森林资源丰富,空气清新,是休闲避暑的好去处。中部为丘陵地带,地势起伏相对较小,山间多梯田,种植着各种农作物和果树,每到秋季,硕果累累,一片丰收景象。南部为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是重要的农业产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甘薯等农作物。
卢龙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7c,平均高温为20c,平均低温为8c ;年平均降水量725mm左右,降水集中在6 - 8月份,7月份降水日数最多。平均无霜期169天,平均日照2778小时 ,充足的降水量、适宜的温度和充分的阳光照射,为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春季,降水少,蒸发量大,气温回升快,多风沙,多春旱;夏季,雨、热同季,季平均降水量482.6毫米,占年降水量的71.3% ,是避暑纳凉的好时节;秋季,昼夜温差大,降温快,降水量明显减少,秋高气爽,冷暖适中,也是观赏红叶、品尝水果的好季节;冬季,空气干燥,风速大,气温低,降水少,虽然较为寒冷,但也别有一番景致。
特色小镇:各具魅力的乡镇风情
截至2025年1月,卢龙县下辖10镇2乡、1个经济开发区,548个行政村 ,各镇都有其独特的风貌和特色。
- 卢龙镇:作为卢龙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卢龙镇西与滦州市、迁安市隔青龙河相望,北、东、南与印庄乡、下寨乡、木井镇相邻,处于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内。102国道、京沈高速从境内东西贯穿,西与北京相距240公里,东与秦皇岛市相距7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镇域总面积110.7平方公里,辖80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为人 。这里商业繁荣,街道上店铺林立,商品种类繁多,涵盖了当地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以及各类生活用品。卢龙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保存有部分古城遗迹,虽历经岁月沧桑,但仍能让人感受到其曾经的雄伟与庄重。镇内还有昌黎县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大量反映卢龙历史文化的文物,从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到历代的陶瓷、书画等,通过这些文物,人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卢龙的历史变迁。
- 潘庄镇:位于卢龙县城北20公里,距秦皇岛50公里,距北京210公里,镇域总面积84.5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总人口为人 。潘庄镇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铁矿、石灰石等,工业以矿业和建材业为主。近年来,潘庄镇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发展矿业的同时,也注重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农业方面,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同时也发展了一些特色农业,如蔬菜种植、水果采摘等。旅游业方面,潘庄镇利用周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开发了一些旅游景点,如古长城遗址、自然风光游览区等,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 燕河营镇:地处卢龙县东北部,镇域面积107.4平方公里,辖35个行政村,总人口人 。燕河营镇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深厚,是卢龙县的文化名镇之一。这里保存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迹,如古庙宇、古牌坊等,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燕河营镇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为主,同时也发展了一些特色农业,如葡萄种植、核桃种植等。近年来,燕河营镇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开发了一些农家乐、采摘园等旅游项目,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休闲观光。
- 双望镇:位于卢龙县东部,是卢龙对外开放的东大门,镇政府驻地三分村,紧邻102国道,距卢龙县城和抚宁城区均为15公里。东与抚宁区接壤,南与刘田各庄镇相邻,西与下寨乡连接,北与印庄镇、陈官屯镇交界,镇域总面积79.7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总人口为人 ,是河北省确定的市级重点建设小城镇,被卢龙县定位为东部城镇次城区。双望镇交通便利,商业繁荣,是卢龙县东部的重要商贸中心。这里的集市贸易十分活跃,每逢集日,周边村民纷纷前来交易农产品、生活用品等,热闹非凡。双望镇还注重文化建设,经常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如戏曲表演、民俗展览等,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 刘田各庄镇:在卢龙县东南部,距县城19公里,镇域总面积112.4平方公里,下辖76个行政村,总人口为人 。刘田各庄镇旅游资源丰富,着名的左右山谷景区就位于这里。左右山谷景区总占地面积5000余亩,一期开发占地1000亩,总投资2.57亿元 ,属燕山山脉,山水相依,风景优美,植被覆盖率高达93%,是一家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传播、研学基地、青少年培训基地、绿色农副产品产销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观光园 。景区将卢龙当地着名历史典故“玄鸟生商”“李广射虎”“老马识途”“薛仁贵东征”等文化元素纳入其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人文项目。此外,刘田各庄镇农业也较为发达,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蔬菜等农作物,同时也发展了一些特色农业,如草莓种植、花卉种植等。
- 石门镇:处于卢龙县南部,是卢龙县的经济强镇之一。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京哈铁路、京哈高速公路穿镇而过。石门镇工业基础较好,形成了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建材等为主的产业体系。镇内的工业园区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促进了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增长。在农业方面,石门镇是卢龙县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同时,石门镇的特色农产品也较为丰富,如石门核桃,以其个大、皮薄、仁满、味香等特点而闻名遐迩。此外,石门镇的集市贸易也十分活跃,是周边地区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之一。
- 木井镇:位于卢龙县西南部,镇域面积97.8平方公里,辖53个行政村,总人口人 。木井镇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甘薯等农作物,是卢龙县的农业大镇之一。近年来,木井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了一些特色农业,如蔬菜种植、水果采摘等。同时,木井镇还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镇内有一些农村合作社,通过统一的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 陈官屯镇:地处卢龙县北部,镇域面积78.9平方公里,辖32个行政村,总人口人 。陈官屯镇以农业和林果业为主,这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宜果树生长,主要种植苹果、梨、桃、板栗等果树,是卢龙县的林果业大镇之一。每到春季,漫山遍野的果树开花,花香四溢,景色十分美丽;秋季,果实累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此外,陈官屯镇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了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蛤泊镇:在卢龙县东南部,镇域面积64.8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总人口人 。蛤泊镇以农业和养殖业为主,农业方面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蔬菜等农作物,由于靠近河流,水源充足,这里种植的水稻口感香甜,蔬菜鲜嫩多汁。养殖业方面,蛤泊镇的生猪养殖、家禽养殖规模较大,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优势。镇内有一些养殖合作社,通过统一的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此外,蛤泊镇还注重乡村旅游的发展,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开发了一些农家乐、采摘园等旅游项目,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休闲观光。
- 印庄乡:位于卢龙县中部,乡域面积73.6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总人口人 。印庄乡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近年来,印庄乡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引进了许多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升级。同时,印庄乡还注重农村文化建设,加强了对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建设了一些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 下寨乡:地处卢龙县中部偏西,乡域面积72.4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总人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