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要求,刘田没有丝毫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毕竟,一个女人一天也吃不了多少食物,还有树部落另外两个孩子也留了下来。
六百多亩的荒地需要开垦,就在靠近将要开挖的河渠附近,这样以后也方便取水。
先要把计划开垦的荒地上的树木砍掉,用火烧一遍,祛除灌木杂草和虫害,这就是所谓的刀耕火种。
砍倒的树就直接运回部落当柴烧,烧掉的灌木杂草,直接翻耕后可以肥地。
需要开垦的荒地不少,所以要借助曲辕犁和牲畜,原本部落有两把曲辕犁,刘田又做了两把,四把曲辕犁利用牦牛来拉,翻耕土地。
土地要翻耕两遍以上,保持土质松软,第二遍翻耕时,要在土壤中加入一些有机肥和石灰粉,增加土壤的肥力,减少病虫害。
有了曲辕犁和牦牛,翻耕土地就要轻松许多,效率也高了很多,农夫们干劲十足,首领跟他们说了,开垦出来的土地如果全部种上粮食,等秋天收获的时候,就有吃不完的粮食了。
粪池里蓄了一整个冬季的粪肥,这个时候也派上了用场,农夫们用大桶挑到耕地里,给耕地施肥。
给族人们分配了工种之后,每个族人都专注于本职工作,时间一长,他们就会专精于各自的本职工作,成为熟练工,甚至是专家,这是分配工种的一大好处。
狩猎的族人会成为专职猎人,炼铁的族人会成为专业的铁匠,制陶的族人会成为专业的陶匠,还有瓦匠,木工,裁缝亦是如此
社会分工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一个族群中,当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后,就必须要进行这样的分工,否则很容易出现秩序混乱,也会降低一个族群的工作效率。
树冠带着刘田交给他的任务,跑遍了周边十几个部落,将华部落招人干活,还给优厚报酬的事情跟他们一一宣传了。
周边这些大大小小的部落熬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天,正是缺吃少穿的时候,没想到突然来了这种好事,这可比外出狩猎要稳妥很多。
每个人每天能给一条肉干,那派十个人过去干活每天就能得到十条肉干,这可比狩猎那不稳定的活要好干多了!
这还有啥可说的,派人去干吧!
男人多的部落多派一些人,男人少的部落少派一些人。
树冠是个很现实的人,他只负责把消息带到,至于这些部落派不派人去华部落干活,就不是他关心的事了,所以,这个任务他完成的很快,在把消息带到周边十几个部落后,他就返回了,这次任务他只用了七天时间就完成了。
有一个青果部落,在树冠将消息传递到后的第二天,就派人去了华部落,不过,他只派了十个男人去了华部落,因为他不确定这个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让这十个男人先去探探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