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武宗新政(2 / 2)

市井间的传闻比风还快。说书人敲着醒木,唾沫横飞地讲述\"武宗皇帝一夜赏出半座城\"的奇闻;勾栏瓦舍里,新排的杂剧《金殿赐封》引得看客哄堂大笑,戏文中那个挥金如土的皇帝,与海山的做派如出一辙。而在江南米市,商人们望着飞涨的粮价,悄悄将银钞换成沉甸甸的铜钱。

最荒诞的一幕发生在至大二年元宵。海山下令将宫中奇珍异宝陈列街头:夜明珠照亮整条朱雀大街,自动人偶在街头起舞,西域魔术师凭空变出金箔雨。百姓们争抢着地上的碎金时,张养浩却看见几个面黄肌瘦的孩童,他们捧着金箔,却换不来一个馒头。更讽刺的是,不远处的粥棚前,灾民们正为一碗掺着木屑的稀粥大打出手。

\"大人,江南漕运断了。\"副将的急报如惊雷炸响。张养浩望着地图上标注的运粮河道,那些本该满载粮食的漕船,此刻都在运送修建宫殿的大理石。更糟的消息接踵而至:银钞因滥发贬值,物价一日三涨;草原牧民因牧场被占纷纷揭竿而起;南洋商路被海盗截断,所谓的\"下南洋抢宝\"成了笑话。

海山却依旧沉浸在盛世幻想中。他穿着新制的金丝龙袍,在万春殿中大宴群臣。舞姬们身着缀满珍珠的胡服翩翩起舞,当乐师奏起《秦王破阵乐》时,他突然拍案而起:\"传朕旨意,再铸十万副铠甲,朕要亲征日本!\"此言一出,殿内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记得,忽必烈两次东征皆因风暴惨败,而如今的国库,连打造一副完整的铠甲都捉襟见肘。

张养浩连夜写下《十策疏》,字字泣血。可当他捧着奏疏踏入宫门时,却看见伯颜忽都王爷的车队载着新赏的黄金驶出。管家得意洋洋地炫耀:\"张大人,王爷府的马桶都是纯金打的!\"那一刻,他终于明白,这场被称作\"新政\"的狂欢,不过是帝国覆灭前最后的回光返照。

至大四年冬夜,海山在高烧中呓语,呼唤着祖父成吉思汗的名字。张养浩守在寝宫外,听着里面传来的胡言乱语,想起新政初立时,海山在孔庙落成典礼上说的那句话:\"朕要让大元的文治武功,超越祖辈!\"如今,孔庙的香火还未旺盛,国库却已见底,百姓怨声载道,边疆战乱再起。

当海山咽下最后一口气时,张养浩望着窗外纷纷扬扬的大雪,突然想起关汉卿的一句戏词:\"这都是命里灾,前世债,也应该。\"武宗新政,如同一场绚烂的烟火,在夜空中绽放出短暂的光芒,却留下满地狼藉的残骸。那些被赏赐出去的土地、挥霍掉的财富,还有无数被辜负的期望,都化作了史书里的一声叹息,永远定格在至大这个短暂而又荒诞的年号里。而在这华丽闹剧的背后,一个庞大帝国的根基正在悄然崩塌,等待它的,将是更加汹涌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