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文明纽带的重构(1 / 2)

乌兰巴托的黎明,晨雾如轻纱般缓缓笼罩城市,裹挟着草原特有的寒意,丝丝缕缕渗入肌肤。奥云站在国际文化产业峰会会场外,双手无意识地摩挲着怀中的银盒。这银盒,是蒙古国国家工艺院耗费三个月心血打造的艺术珍品,其盒身镶嵌的绿松石,在初升的日光下泛着神秘的幽光,仿佛蕴藏着古老草原文明的智慧与故事。打开银盒,内衬铺着阿尔泰山野山羊绒,柔软而温暖,一枚承载着《文明长河:丝路重启》全球首发数据的钛合金芯片,正静静地躺在其中,宛如一颗等待绽放光芒的文化种子。

国际文化产业峰会现场,大理石地面光洁如镜,映出各国代表庄重而各异的身影。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汇聚于此,带着各自的文化理念与期待,即将展开一场激烈的思想碰撞。波兰总统扬科夫斯基步伐稳健地走向讲台,手中的U盘在灯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他西装翻领上的银质徽章折射出冷冽的光,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言语交锋。“建议贵国设计师研究《波兰骑兵战史》,”扬科夫斯基的声音在偌大的会场中响起,充满自信与不容置疑,指尖轻弹U盘外壳,“17世纪翼骑兵的马刀,能将敌方器械劈成两半。”话音刚落,前排便传来压抑不住的窃笑。奥云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德国代表,只见他在笔记本上“蒙古”词条下重重地划线,墨迹晕染开来,宛如一条蜿蜒的伏尔加河,仿佛在无声地表达着某种态度或情绪。

这份轻蔑如同一根尖锐的刺,深深刺痛了奥云的心。三年前的往事瞬间涌上心头,波兰文化部曾因游戏中“翼骑兵缴械”的剧情设定发出外交照会,那场风波至今仍历历在目。此刻,面对扬科夫斯基的挑衅,奥云深吸一口气,缓缓掀开手中的银盒。刹那间,全息投影仪发出一阵低沉的嗡鸣,三百平米的穹顶仿佛被施了魔法,瞬间化作一片广袤的草原暮色。虚拟的阿尔泰山脉在光影中起伏,巍峨壮观;由百万像素点构成的商队,正浩浩荡荡地穿越山坳,仿佛从遥远的历史深处缓缓走来,带着千年的故事与文明的传承。

“请留意怯薛军甲胄的珐琅彩工艺。”奥云的声音沉稳而坚定,他滑动手中的平板,画面随之切换。虚拟骑兵的护心镜上映出虚拟落日,光芒四射,绚丽夺目。“这些细节复刻自哈拉和林出土的十三世纪鎏金铜片。”当“复刻”二字清晰地落地,扬科夫斯基原本嘲弄的表情瞬间凝固,转而被震惊所取代。更令人惊叹的是,虚拟长枪的尖端,正随着奥云的肢体动作微微颤动,仿佛被无形的丝线牵引,栩栩如生,仿佛将历史场景完美地重现于眼前。

就在这时,东南亚代表区突然骚动起来。印尼文旅部长哈桑举着手机,激动地起身,他镶钻的皮带扣在起身时刮擦桌沿,碎钻飞溅出点点光芒,与全息投影中的星轨交相辉映,宛如一场梦幻的光影盛宴。“大家看!”哈桑的声音中充满兴奋,手机屏幕上,虚拟马六甲海峡的浪花翻涌,拍打着商队的丝绸包裹,水花四溅。“我儿子用肉豆蔻换到了青花瓷,现在天天缠着我讲郑和的故事。”奥云的目光落在哈桑袖口的沉香木手串上,手串上阿拉伯文字的刻痕里填满了防汗蜡质,这是穆斯林商人常用的处理方式,小小的细节,却彰显着独特的文化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