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父女温情(2 / 2)

\"我大辽皇帝有令,若宋室无适龄公主,可择宗室女封为公主送往。\"耶律德光环视殿中群臣,最后目光落在赵祯身上,\"否则,边境恐难安宁。\"

当时殿中一片哗然。赵祯握紧了龙椅扶手,指节发白。他清楚辽国的意图——借和亲之名,行羞辱之实。若答应,便是示弱;若拒绝,则可能引发战事。

不过,他不会让任何一个女子去和亲的,就算不是他的女儿也不行!

后续商谈时候,富弼想法赵祯是认同的,辽国此次来势汹汹,却未必真想开战。耶律德光所言十万铁骑,多半是虚张声势。

去岁辽国大旱,今春又遭蝗灾。富弼分析,此时出兵,粮草不济。耶律德光如此咄咄逼人,恐怕是想不战而屈人之兵。

所以一个\"拖\"字诀,实为上策。

以商议和亲细节为由,拖住辽使。同时加强边境防御,展示我朝军威。待辽国国内局势更加艰难,他们自会退让。

他不能拿公主冒险。

赵祯还记得富弼当时的叹息:\"官家慈父之心,臣明白。但若辽国真有意开战...\"

\"那便战!\"赵祯突然拍案而起,杯中酒洒了大半,\"朕宁可亲征,也不愿牺牲女儿!\"

月光下,赵祯的影子拉得很长。作为父亲,他要保护女儿;作为君王,他要守护江山。这两者,他都不会放弃。

回到寝宫,赵祯在案前坐下,提笔写下几道密旨。一道给边境守将,加强防御;一道给礼部,命他们准备厚礼回赠辽国;还有一道...他顿了顿,写给了自己的心腹大臣,命他们秘密调查辽国国内虚实。

放下笔,赵祯望向窗外。东方已现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他揉了揉酸痛的眉心,心中已有决断:既不牺牲徽柔,也不向辽国示弱。他要让辽使知道,大宋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