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绝千古。”
没有官职,没有名姓。
只有,这四个字。
庞统看着这四个字,嘿嘿一笑,喃喃自语:“主公这手笔,可比杀人,诛心多了。”
诸葛亮,也看着这四个字,他手中的羽扇,微微一顿。
他知道,林凡,又一次,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
他不仅仅是在安葬一个敌人。
他,是在……定义一种精神。
一种,他希望,他未来的“大华王朝”,所需要,所推崇的……精神。
……
消息,传遍了天下。
荆州,那些还在犹豫、还在观望的士族豪强,在听闻林凡竟以大将军之礼厚葬关羽之后,皆是心头大震。
他们放下了武器,打开了城门。
甘宁的水师,兵不血刃,尽得荆襄九郡。
西川,那些刚刚归降,心中尚有不安的益州文武,在看到那块“义绝千古”的石碑后,也彻底,放下了心。
他们知道,他们,跟对了人。
而远在中原的曹操,在收到这份情报后,据说,在自己的书房里,沉默了整整一夜。
第二日,他下令,将自己麾下,所有在与林凡军作战中,被俘后归来的将领,官复原职,不予追究。
……
又过了数月。
林凡,在成都,颁布了一道……让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的政令。
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所有由官府兴建的城镇、市集、驿站,皆需在最显眼的位置,修建一座……“忠义堂”。
堂内,不供鬼神,不拜天地。
只供奉两尊雕像。
一尊,是白发苍苍,引弓欲射的黄忠。
另一尊,是绿袍长髯,手持大刀的……关羽。
林凡,亲自为“忠义堂”,撰写了碑文。
碑文上说:
“忠,为国尽忠,为民尽瘁,如黄汉升,死而后已。”
“义,信义无双,义薄云天,如关云长,虽死犹生。”
“凡我大华子民,无论将士,无论官吏,无论百姓,皆当……以此二人为楷模。”
这道政令,起初,让很多人不解。
为自己的大将立庙,可以理解。
可为什么,要为一个敌将,一个手下败将,立庙?而且,还与自己的功臣,并列?
但很快,他们就明白了。
随着说书人,将“关云长义释曹操于华容”、“身在曹营心在汉”、“千里走单骑”的故事,传遍了大街小巷。
随着“忠义堂”的香火,越来越旺。
关羽,这个名字,渐渐地,开始与“忠义”二字,画上了等号。
商人们,在出远门前,会去拜一拜。求的,是路途平安,一诺千金。
士兵们,在出征前,会去拜一拜。求的,是武运昌隆,忠勇无双。
就连那些刚刚进入“启蒙学堂”的孩童,也在先生的教导下,知道了,这世上,有一种精神,叫“忠”,有一种品格,叫“义”。
林凡,站在长安的城楼上,看着远处那座刚刚落成的、香火鼎盛的“忠义堂”,嘴角,露出一丝深邃的笑。
他不知道,自己这个无心之举,会不会在千年之后,真的,让那个红脸的汉子,成为……受万民供奉的,神。
他只知道,他,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全新的时代,注入一种……全新的,灵魂。
(第五卷 天命昭昭 第十五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