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深入讨论,抗日联盟制定了一套全面的应对方案。会后,各部首领迅速展开行动。
李团长亲自指挥防御工事的加强工作。战士们和百姓齐心协力,搬运石块、木材,日夜不停地修筑碉堡和掩体。正面防线的碉堡被加固加厚,周围还设置了大量的铁丝网和反坦克壕沟。侧翼也布置了隐蔽的观察哨和防御点,一旦发现日军动向,能及时发出警报并进行阻击。同时,李团长挑选了一批战斗经验丰富的战士,组成机动部队,进行快速反应训练,确保能在最短时间内支援各个防线。
陆星辰带领技术团队全身心投入到武器研发和改进工作中。他们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反复试验新的火箭筒设计方案。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调整,终于成功增加了火箭筒的射程和威力。同时,通讯干扰装置的研发也取得了进展,通过对一些废弃电子设备的改造,制造出了能够干扰日军短距离通讯的装置。技术团队还在根据地内收集各种材料,为大规模生产这些武器装备做准备。
王营长则加大了情报工作的投入。他从各部队挑选了一批最忠诚、最机智的战士,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特工训练,包括伪装技巧、情报收集方法、敌后生存技能等。训练结束后,这些情报人员乔装成各种身份,陆续潜入日军占领区。他们在日军军营附近、交通要道、通讯枢纽等地建立秘密情报点,冒着生命危险收集日军的一举一动。同时,王营长还组织了一支侦察小队,在根据地周边进行不间断的巡逻侦察,密切监视日军的动向。
然而,日军的进攻准备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山本大佐得到了总部增援的武器和部队,包括新型的迫击炮、火焰喷射器以及一批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他精心策划着新的进攻方案,企图给抗日联盟致命一击。
在这剑拔弩张的局势下,抗日联盟怀着新仇旧恨,积极谋划破敌之策。他们清楚,即将到来的战斗将是一场生死较量,但全体成员都怀着坚定的信念,誓要与日军血战到底,保卫根据地,扞卫民族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