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山雨欲来,危机四伏(2 / 2)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分析着可能面临的困难。张浩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同时积极寻找应对办法。李团长,组织部队和百姓进一步加强物资储备,尽可能多地收集粮食、药品等必需品。同时,完善根据地内的物资分配制度,确保有限的物资能够合理使用。陆星辰,加快现有武器装备的研发和生产进度,争取在日军行动前,储备足够的先进武器。另外,思考一下在物资短缺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技术创新。王营长,想尽一切办法突破日军的情报封锁,获取他们的详细作战计划。我们必须提前知晓他们的行动时间、进攻方向和兵力部署,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防御。”

会后,各部首领迅速展开行动。李团长发动全体军民,对根据地内的粮食和物资进行全面清查和整理。百姓们纷纷拿出自家多余的粮食和生活用品,支援抗战储备。同时,李团长安排人员在根据地周边寻找隐蔽的山洞和地窖,将储备物资转移到这些安全的地方,以防日军空袭。在物资分配方面,制定了严格的制度,优先保障前线战士和伤病员的需求。

陆星辰带领技术团队争分夺秒地工作。他们加快了便携式防空火箭筒的研制进度,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终于成功制造出一批样品。这些火箭筒轻便易携,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命中率和杀伤力,为应对日军的空中威胁增添了有力武器。此外,陆星辰还研究利用本地的一些特殊材料,尝试制造简易的通讯设备和武器零部件,以减少对外部原材料的依赖。

王营长则加大了情报工作的投入。他亲自挑选了几名最精锐的情报人员,对他们进行了特殊培训,详细制定了渗透日军防线的计划。这些情报人员乔装成各种身份的人,如商贩、劳工等,分批出发,试图突破日军的封锁。经过一番艰难的努力,其中一名情报人员成功混入了日军的一处指挥所附近,并通过巧妙的手段获取了一份关于日军围困与突袭计划的部分文件。

王营长拿到这份珍贵的情报后,立刻交给张浩。张浩看着文件上的内容,脸色愈发严峻。文件显示,日军计划在一周后发动全面围困行动,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同时推进,逐步缩小包围圈。在完成围困后的三天内,根据情况发动总攻。日军此次投入的兵力是之前的数倍,而且配备了大量先进武器。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抗日联盟能否在日军的围困和进攻下成功突围,保卫根据地,一切都充满了悬念。但全体抗日联盟成员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他们在这山雨欲来的时刻,握紧手中的武器,怀着视死如归的决心,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残酷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