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阴霾不散,危机重现(2 / 2)

李团长,组织战士和百姓开展生产自救,充分利用根据地内的资源,种植粮食、自制药品。

同时,安排小股部队尝试突破日军封锁,寻找外部物资援助。

陆星辰,带领技术团队研究利用现有材料改进和生产武器装备的方法,尽量减少对外部原材料的依赖。

王营长,想尽一切办法重建情报网络,派遣最精锐的情报人员,不惜一切代价获取日军的最新情报。”

会后,各部首领迅速展开行动。李团长发动根据地内的百姓,将闲置的土地开垦出来,种植各种农作物。

战士们则利用战斗间隙,帮助百姓进行生产劳动。

同时,他挑选了一批战斗经验丰富、身手敏捷的战士,组成了几支物资突破小队。

这些小队趁着夜色,避开日军的主要封锁线,试图从一些偏僻的小路寻找外部援助。

陆星辰带领技术团队深入研究根据地内现有的材料资源,尝试用本地的矿石、木材等替代一些稀缺的原材料。

他们夜以继日地进行试验,经过多次失败后,终于找到了一种用本地特殊矿石提炼制作枪支零部件的方法,虽然工艺复杂,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武器装备生产的压力。

王营长精心挑选了数名顶尖情报人员,对他们进行了特殊培训,详细制定了渗透日军封锁线、重建情报网络的计划。

情报人员乔装成普通百姓、商贩等不同身份,分批出发,试图突破日军的封锁,与外界的情报组织取得联系。

然而,日军的封锁和防范极为严密,物资突破小队在行动过程中遭遇了日军的重重阻击,损失惨重。

只有少数小队成功突破封锁,但寻找外部物资援助的过程也困难重重,周边地区同样受到日军的控制,物资极度匮乏。

情报人员也面临着巨大危险,部分人员在突破封锁时被日军识破身份,惨遭杀害。

抗日联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日军新的阴谋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巨兽,随时可能扑出给予致命一击。

在这危机四伏的时刻,抗日联盟能否突破日军的封锁,重建物资供应和情报网络,化解即将到来的危机,一切都充满了悬念。

但全体抗日联盟成员怀着坚定的信念,决心在这艰难的处境中寻找生机,与日军展开殊死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