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后,各部首领迅速行动起来。李团长带领战士们在根据地周边的各个方向,尤其是山林、河流等易渗透区域,布置了更多复杂的陷阱和防御工事。
他们砍伐树木,设置鹿砦,挖掘壕沟,并在其中埋设竹签和地雷。
同时,李团长组织了多次伏击战术演练,让战士们熟悉不同地形下的伏击技巧,以及如何与友军配合,形成有效的包围圈。
陆星辰带领技术团队对缴获的日军武器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他们发现日军的一款轻型冲锋枪设计精巧,射速快且精准度高。
技术团队以此为蓝本,结合根据地现有的生产条件,开始着手仿制和改进。
同时,他们对速射迫击炮和便携式连发弩进行了优化。
通过改进瞄准装置和弹药配方,提高了速射迫击炮的精准度和射程;对便携式连发弩的机械结构进行了改良,使其发射更加顺畅,威力也有所增强。
在通讯设备方面,技术人员经过反复测试和调试,成功解决了信号不稳定的问题,并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如加密语音通讯和简易的定位系统。
王营长挑选了一批优秀的情报人员,对他们进行了高强度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更高级的伪装技巧、敌后生存技能、情报分析方法以及心理战策略。
培训结束后,这些情报人员被派往日军占领区的各个角落。
他们不仅深入收集日军的军事部署、行动计划等情报,还巧妙地在日军内部散布一些虚假消息,制造恐慌和混乱。
例如,他们散布佐藤大佐因“斩首行动”失败即将被撤职的消息,引发了日军内部的猜疑和不安。
在百姓工作方面,抗日联盟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活动。
战士们深入各个村落,通过演讲、表演等形式,向百姓们讲述抗战的形势和意义,让百姓们明白胜利来之不易,需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
同时,根据地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自救运动。百姓们在战士们的帮助下,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和蔬菜,养殖家禽家畜,努力保障根据地的物资供应。
妇女们则组织起来,为战士们制作军装、鞋子等生活用品。
在抗日联盟积极准备应对日军报复的同时,日军内部也在进行着激烈的权力斗争。
佐藤大佐的竞争对手趁机向他发难,指责他指挥不力,导致一系列行动失败。
佐藤大佐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得不向上级请求更多的兵力和资源,策划一场更大规模的进攻,试图一举消灭抗日联盟,挽回自己的声誉。
一场更加残酷的战争即将来临,抗日联盟能否再次抵御日军的疯狂进攻,他们又将如何在困境中寻找新的发展契机,一切都充满了变数,但抗日联盟全体成员怀着坚定的信念,决心在抗战的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