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得知此消息后,立刻召集各部首领商议对策。
“这股势力一直心怀鬼胎,如今我们刚经历大战,他们想来捡便宜。
大家说说,该怎么办?”张浩目光冷峻,扫视着在场众人。
李团长率先发言:“怕他们作甚!咱刚打了胜仗,士气正旺,直接出兵把他们灭了,省得日后麻烦。”他性格豪爽,言语间充满了斗志。
但王营长却有不同看法:“不可冲动,我们虽胜,但战士们需要休整,且刚缴获的武器装备也需要时间熟悉和整合。
此时贸然出兵,恐怕会陷入被动。”王营长心思缜密,考虑问题更为周全。
众人各抒己见,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张浩静静地听着大家的发言,心中权衡着利弊。
从权力维护的角度出发,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联盟内部因决策分歧产生矛盾,削弱自身实力。
而对这股中立势力的应对方式,也将影响到周边其他势力对抗日联盟的态度。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张浩最终做出决策:“一方面,加强根据地的防御工事,布置岗哨,密切监视对方动向;
另一方面,派使者前往这股势力,表明我们的立场与实力,警告他们不要轻举妄动。
若他们执意挑衅,我们也绝不留情。”
于是,叶诗瑶挑选了一位经验丰富、能言善辩的使者,带着张浩的亲笔信前往那股中立势力的营地。
使者到达后,受到了对方首领的接见。
“贵方近期频繁调动兵力,不知是何用意?我们抗日联盟一直致力于抗击日寇,保家卫国,无意与贵方为敌。
但若是有人想趁火打劫,我们也定不会坐以待毙。”使者言辞恳切又不失强硬。
对方首领表面上客客气气,打着哈哈说道:“误会,都是误会。
我们只是常规的军事演练,并无他意。”然而,使者敏锐地察觉到,对方营地内气氛紧张,士兵们严阵以待,显然并非如首领所说那么简单。
与此同时,抗日联盟根据地内,战士们在王营长的带领下,加紧修筑防御工事。
他们搬运着石块、木材,挖掘战壕,设置陷阱。“绝不能让小鬼子和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得逞!”